象山岛屿地区雷电特征分析及预警的探讨
| 目录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象山地区大气电场信号的小波分析处理 | 第16-32页 |
| ·小波去噪原理 | 第16-19页 |
| ·数据来源 | 第19页 |
| ·大气电场信号的小波去噪处理 | 第19-24页 |
| ·小波函数和阈值处理对信号去噪效果的影响 | 第20-23页 |
| ·小波分解层数对实际去噪效果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小波降噪方法在实际大气电场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 ·小波去噪后信号的突变性检测 | 第25-30页 |
| ·小波突变性检测原理 | 第26-27页 |
| ·大气电场去噪后突变性检测效果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象山地区闪电定位资料的修正和分析 | 第32-45页 |
| ·闪电定位原理 | 第32-34页 |
| ·甚低频/低频的磁定向(MDF)定位技术 | 第32-33页 |
| ·甚低频/低频的时差法(TOA)定位技术 | 第33-34页 |
| ·象山地区的闪电定位仪系统 | 第34-35页 |
| ·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的修正 | 第35-38页 |
| ·修正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 ·资料修正方法 | 第36-37页 |
| ·资料修正的结果 | 第37-38页 |
| ·地闪特征分析 | 第38-43页 |
| ·地闪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 ·地闪雷电流参数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40-43页 |
| ·地闪空间分布特征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象山地区雷暴预警模型 | 第45-56页 |
| ·判别模型原理介绍 | 第45-46页 |
| ·预警参数的选择 | 第46-48页 |
| ·预报模型 | 第48-51页 |
| ·贝叶斯判别法雷暴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雷暴预报模型的检验 | 第49-51页 |
| ·雷暴预报模型的改进 | 第51-53页 |
| ·改进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 ·改进预报模型的检验 | 第52-53页 |
| ·模型预报结果对比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6-58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58页 |
|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