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典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解动力学实验与储层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5页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2页
     ·选题依据第12页
     ·选题意义第12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2-13页
   ·研究路线、研究进展和完成工作量第13-15页
     ·研究路线第13页
     ·研究进展第13-14页
     ·完成工作量第14-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24页
   ·碳酸盐矿物溶解动力学速率方程第15-17页
   ·碳酸盐岩溶解动力学理论模型第17-19页
     ·"PWP"模型第17-18页
     ·"DBL"模型第18页
     ·表面络合模型第18-19页
   ·碳酸岩溶解力学实验方法第19-20页
     ·自由漂移与稳定pH值法第19页
     ·旋转盘法第19-20页
   ·碳酸盐岩固-液界面反应动力学研究第20-24页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第21页
     ·垂直扫描干涉技术第21-22页
     ·电子显微镜技术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区的地质特征第24-29页
   ·塔里木盆地第24-26页
     ·塔里木盆地地质概况第24-25页
     ·区域地层第25-26页
     ·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特征第26页
   ·四川盆地第26-29页
     ·四川盆地地质概况第26页
     ·区域地层第26-28页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特征第28-29页
第四章 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溶解-沉淀过程动力学实验研究第29-63页
   ·实验样品及样品加工第29-30页
   ·组构特征第30-33页
   ·化学和矿物特征第33-34页
   ·实验主要仪器装置及方法第34-37页
     ·恒温水浴平衡式溶蚀反应主要仪器装置第34页
     ·流动式溶蚀反应主要仪器装置第34-35页
     ·其他仪器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7页
   ·常温常压平衡式溶解动力学实验第37-41页
     ·实验步骤第37-3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高温条件下流动式溶解动力学实验第41-53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1-42页
     ·鲕粒灰岩溶解实验第42-50页
     ·白云岩溶解实验第50-53页
   ·碳酸盐岩微观结构第53-63页
     ·鲕粒灰岩第54-57页
     ·团粒灰岩第57-58页
     ·白云岩第58-63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第63-65页
   ·表生环境条件第63页
   ·埋藏环境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北部富烃凹陷发育的构造控制条件分析--以惠州凹陷为例
下一篇:石英晶体碱(KOH、NaOH)腐蚀像及其与酸(HF)腐蚀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