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公园中的应用与艺术效果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论 | 第10-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现状 | 第12页 |
·我国城市公园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2 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4-25页 |
·植物造景的内涵 | 第14-16页 |
·植物造景的特征 | 第16-17页 |
·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 第17页 |
·利用植物实用性的原则进行造景 | 第17页 |
·植物造景的群体美 | 第17页 |
·植物造景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17-21页 |
·植物的色彩 | 第18-19页 |
·植物的体积 | 第19-20页 |
·植物的形状 | 第20页 |
·植物的质地 | 第20-21页 |
·植物景观要素的结合使用 | 第21页 |
·植物造景的原则 | 第21-25页 |
·统一的原则 | 第22-23页 |
·协调的原则 | 第23-24页 |
·平衡的原则 | 第24页 |
·韵律的原则 | 第24-25页 |
3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应用方式及艺术效果研究 | 第25-36页 |
·城市公园中常见的植物类型 | 第25-27页 |
·乔木 | 第25页 |
·灌木 | 第25页 |
·藤本植物 | 第25-26页 |
·竹类 | 第26页 |
·花卉 | 第26页 |
·地被植物 | 第26-27页 |
·城市公园里植物造景的艺术方式 | 第27-29页 |
·常绿和落叶树种相结合 | 第27-28页 |
·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 第28页 |
·植物叶形上的对比 | 第28-29页 |
·植物颜色上的对比 | 第29页 |
·城市公园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 第29-31页 |
·城市公园中不同植物类型的造景艺术效果 | 第31-32页 |
·城市公园中不同空间的植物造景艺术效果 | 第32-33页 |
·构成空间 | 第32页 |
·半开敞空间 | 第32-33页 |
·开敞空间 | 第33页 |
·覆盖空间 | 第33页 |
·完全封闭空间 | 第33页 |
·垂直空间 | 第33页 |
·城市公园中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 | 第33-36页 |
·植物造景对建筑物的衬托 | 第33-34页 |
·植物造景与水体的呼应 | 第34页 |
·植物造景与园区道路的融汇 | 第34-36页 |
4 关于案例的分析及其艺术效果的研究 | 第36-58页 |
·关于咸阳市宝泉公园的案例分析 | 第36-43页 |
·项目背景 | 第36-37页 |
·规划范围 | 第37页 |
·规划布局 | 第37-40页 |
·气候与土壤特征 | 第40-41页 |
·植物配置 | 第41-42页 |
·案例结合植物造景的艺术性进行探讨 | 第42-43页 |
·关于靖远北湾湿地公园的案例分析 | 第43-58页 |
·项目背景 | 第43-45页 |
·规划范围 | 第45-47页 |
·规划布局 | 第47-53页 |
·气候与土壤特征 | 第53页 |
·植物配置 | 第53-54页 |
·案例结合植物造景的艺术性进行探讨 | 第54-58页 |
5 关于在城市公园植物造景中问题的结论及建议 | 第58-64页 |
·在城市公园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 第58-60页 |
·形式与作用统一的问题 | 第58-59页 |
·艺术性与科学性统一的问题 | 第59页 |
·色彩搭配与个性的问题 | 第59-60页 |
·应对措施 | 第60-61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建议和不足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