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2页
插图清单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第15-16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17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第17-22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战略第18页
   1. 案例研究第18页
   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第18页
     ·调查方法第18-20页
   1. 文献检索第18-19页
   2. 实地调研第19页
   3. 问卷调查法第19页
   4. 半结构性访谈法第19-20页
     ·研究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旧城更新与文化的相关研究第22-40页
   ·国外旧城更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第22-25页
     ·从形体规划出发的城市改造思想第22页
     ·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第22-23页
     ·文化再生理念下的城市复兴第23-25页
   1. 文化导向策略第23-24页
   2. 国际社会的支持第24-25页
   ·我国旧城更新的实践及相关理论演变第25-28页
     ·我国旧城更新发展历程第25页
     ·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街区保护第25-26页
     ·相关实践与理论演变第26-28页
   ·城市历史文化的相关概念第28-34页
     ·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第28-32页
   1. 文化的含义及要素第28-29页
   2.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影响第29-30页
   3. 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理论第30-31页
   4. 意义和作用第31-32页
     ·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第32页
     ·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的价值评判第32-34页
   1. 城市同质化趋势的产生第32-33页
   2. 历史风貌的保持性第33页
   3. 城市空间形态的连续性第33-34页
   4. 传统文化氛围的延续性第34页
   ·旧城更新中城市历史文化的表达与考察第34-38页
     ·文化规划第34页
     ·物质环境的表达第34-36页
   1. 自然环境第34-35页
   2. 建成环境第35-36页
     ·精神文脉的延续第36-38页
   1. 场所精神第36页
   2. 历史记忆第36-37页
   3. 文化认知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实例分析第40-69页
   ·英国城市复兴研究与探讨第40-48页
     ·格拉斯哥—文化活动促进城市旅游第40-44页
   1. 背景第40页
   2. 发展策略和过程第40-41页
   3. 成效和社会评价第41-43页
   4. 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纽卡斯尔--开发性保护在旧城更新中的运用第44-48页
   1. 背景第44-45页
   2. 项目支持第45-46页
   3. 更新策略第46-47页
   4. 成效和社会评价第47-48页
     ·分析与小结第48页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改造第48-61页
     ·背景第48-49页
     ·更新策略第49-51页
     ·历史文化特征调查第51-57页
   1. 调查方法第51-53页
   2. 物理环境现状第53-55页
   3. 文化认知性调查第55-57页
     ·成效和社会评价第57-58页
   1. 旅游和经济增长第57-58页
   2. 大众评价第58页
   3. 媒体评价第58页
     ·存在的问题第58-60页
   1. 商业和旅游的影响第58-60页
   2.管理监督力度的不足第60页
   3.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乏第60页
     ·分析与小结第60-61页
   ·合肥城隍庙旧城改造第61-68页
     ·背景第61页
     ·改造策略和过程第61-63页
   1. 修复历史建筑、开发商品经济第61-62页
   2. 复建历史建筑、重整行业布局第62页
   3. 注入文化动力、打造城市名片第62-63页
     ·现状调查第63-68页
   1. 调查方法第63页
   2. 物理环境现状第63-66页
   3. 认知评价调查第66-67页
   4. 存在的问题第67-68页
     ·分析与小结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基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旧城更新的策略研究第69-87页
   ·分析与思考第69-70页
   ·加强城市设计中的设计控制第70-77页
     ·发掘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历史印记—特色要素的提取与保护第70-73页
   1. 城市形态肌理的保持和延续第70-71页
   2. 空间尺度的适宜性第71-72页
   3. 建筑风貌的保持性第72页
   4. 标志物的确立第72-73页
     ·历史文化氛围的延续—新旧建筑的协调统一第73-75页
   1. 体量的连续第73-74页
   2. 比例和尺度的连续第74页
   3. 韵律的连续第74页
   4. 材质与色彩的连续第74-75页
     ·景观环境的推动作用—人性化设计的表达第75-76页
   1 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第75页
   2. 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第75页
   3. 人文景观的设计第75-76页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向历史文化环境整体性保护第76-77页
   ·坚实的政策保障第77-81页
     ·文化政策的引导作用第77-78页
     ·确保规划实施的资金来源第78-79页
   1. 确保政府对文化政策的资金投入第78页
   2. 建立多样化的文化建设资金渠道第78-79页
     ·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建筑功能置换第79-80页
     ·超越单纯物质形态和经济利益的文化导向第80页
     ·完善的规划体系和法规保障第80-81页
   ·建立公众参与的开放体系第81-85页
     ·公众参与的意义第81-82页
     ·我国旧城更新改造中公众参与的现状特点和原因第82-84页
     ·公众参与的策略和途径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结论第87-90页
   ·各章概述第87-88页
   ·本论文观点第88页
   ·本论文不足与今后深入课题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 1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第94-98页
附录 2 南京夫子庙历史街区文化认知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第98-101页
附录 3 合肥城隍庙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第101-103页
附录 4 合肥城隍庙认知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第103-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5-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实践项目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三明市新田巷挡土墙支护工程设计
下一篇: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地区老年社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