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各种类型档案工作论文--其他档案论文

我国综合档案馆私人档案资源建设制度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目录第9-12页
绪论第12-28页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21页
  一、私人档案资源及其建设的意义第12-15页
  二、私人档案资源建设的可行性第15-16页
  三、私人档案资源建设制度研究的意义第16-2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5页
  一、国内关于私人档案资源建设制度问题的研究第21-23页
  二、国外关于私人档案资源建设制度的研究第23-25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第25-28页
  一、研究内容第25-26页
  二、研究方法第26页
  三、研究创新第26-28页
第一章 私人档案与私人档案资源第28-36页
 第一节 私人档案的概念第28-33页
  一、国内外已有的私人档案资源定义第28-30页
  二、私人档案定义的构成要素第30-32页
  三、私人档案的定义第32-33页
 第二节 私人档案的特点第33-36页
  一、私人档案的特点第33-35页
  二、私人档案与私人档案资源的关系第35-36页
第二章 私人档案资源建设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42页
 一、思想不重视第36-37页
  (一) 官方机构思想上的不重视第36-37页
  (二) 学术界思想上的不重视第37页
 二、制度体系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第37-38页
  (一) 体系不健全,缺乏国家层面专门规章制度的指导第37-38页
  (二) 部分现有规章制度内容覆盖不全面第38页
  (三) 规章制度不配套,缺乏系统性第38页
 三、制度内容缺乏针对性第38-39页
  (一) 照抄照搬,缺乏特色,脱离实际第38-39页
  (二) 未能定期修改,脱离实际第39页
  (三) 未能体现服务理念,脱离实际第39页
 四、制度内容缺乏可操作性第39-42页
  (一) 标准不细致,自由裁量权过大第40页
  (二) 词语模糊,界限不清第40-42页
第三章 私人档案资源建设的申报登记制度模式第42-56页
 第一节 申报登记制度的做法和意义第42-45页
  一、申报登记制度的做法第42-44页
  二、申报登记制度的意义第44-45页
 第二节 申报登记的内容和程序第45-56页
  一、申报登记主体第45-46页
  二、申报登记内容第46-48页
  三、申报登记的种类第48-49页
  四、申报登记的时限第49-50页
  五、申报登记的优惠政策第50-51页
  六、申报登记的程序第51-56页
第四章 私人档案资源建设的监控制度模式第56-76页
 第一节 私人档案资源建议帮助制度第58-61页
  一、建议帮助的种类第58-59页
  二、建议帮助制度服务的内容第59-61页
 第二节 定期回访制度第61-66页
  一、定期回访的范围、时间和方式第61-62页
  二、定期回访的程序和内容第62-66页
 第三节 国家优先购买权制度第66-70页
  一、出售申请第66-67页
  二、出售审批第67-68页
  三、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模式第68-70页
 第四节 进出境审批制度第70-76页
  一、受理机构及范围第71-72页
  二、受理程序第72-76页
第五章 私人档案资源建设的征集制度模式第76-92页
 第一节 私人档案资源征集工作的意义第76-78页
  一、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第76-77页
  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第77页
  三、服务于其他领域的工作第77-78页
 第二节 私人档案资源征集工作的难度第78-82页
  一、私人档案资源自身方面原因造成的征集难度第78-79页
  二、档案部门开展征集工作面临的难题第79-81页
  三、所有者方面原因造成的征集阻碍第81-82页
 第三节 征集体系的构建第82-92页
  一、征集体制层面的构建第83-85页
  二、征集方法层面的构建第85-89页
  三、征集队伍层面的构建第89-92页
第六章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98-100页
致谢第100-102页
个人简历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业绩评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