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水污染状况分类及污水处理方法 | 第11-12页 |
·半导体光催化的应用及优势 | 第12-13页 |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 | 第13-18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概念 | 第13-14页 |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原理 | 第14-16页 |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TiO_2 | 第18-19页 |
·TiO_2的参杂改性、耦合及添加敏化剂 | 第19-20页 |
·铋系新型催化剂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BiOX (X=Cl, Br, I) | 第21-24页 |
·BiOX 的结构 | 第21-22页 |
·BiOX 的制备方法及形貌 | 第22-23页 |
·BiOX 光催化剂的优势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BiOBr 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质 | 第31-47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实验药品 | 第32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2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实验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溴氧铋的结构与形貌 | 第33-35页 |
·温度和 PVP 的影响 | 第35-37页 |
·比表面积 | 第37-38页 |
·BiOBr 层次纳米结构的可能形成机制 | 第38-40页 |
·BiOBr 层次纳米结构的光催化性质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三章 BiOI 层次微球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质 | 第47-57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49页 |
·实验药品 | 第48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9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实验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碘氧铋的结构形貌 | 第49-50页 |
·合成碘氧铋的影响因素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第四章 BiOCl 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其紫外光催化性质 | 第57-67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实验药品 | 第57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7-58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8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实验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BiOCl 的结构与形貌 | 第58-61页 |
·BiOCl 吸收性质及光催化性质 | 第61-63页 |
·BiOCl 的形成机理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