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文冠果的研究进展 | 第8-9页 |
| ·植物油脂的提取工艺 | 第9-11页 |
| ·压榨法 | 第9页 |
| ·传统溶剂浸提法 | 第9-10页 |
| ·微波辅助法 | 第10页 |
| ·超声波辅助法 | 第10页 |
| ·生物酶法 | 第10-11页 |
| ·水代法 | 第11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1页 |
| ·甲酯化方法 | 第11-14页 |
| ·均相碱催化甲酯化反应 | 第12页 |
| ·均相酸催化甲酯化反应 | 第12-13页 |
| ·均相酸碱催化甲酯化反应:两步法 | 第13页 |
| ·非均相碱催化甲酯化反应 | 第13页 |
| ·非均相酸催化甲酯化反应 | 第13-14页 |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4-15页 |
| 2 水代法提取文冠果种仁油的工艺研究 | 第15-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15-17页 |
|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15页 |
| ·微波辅助水代法 | 第15页 |
| ·实验设计 | 第15-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7-23页 |
| ·pH值对油小体的影响 | 第17-18页 |
| ·pH值对油提取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 ·酸性pH值微波辅助水代法提油的工艺优化 | 第19-23页 |
| ·中心组合设计 | 第19页 |
| ·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显著性分析 | 第19-20页 |
|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 | 第20-23页 |
|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3 文冠果种仁油的理化指标和成分检测 | 第25-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25页 |
| ·文冠果种仁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28页 |
| ·油酸价的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 ·油碘值的测定 | 第26-27页 |
| ·油过氧化值的测定 | 第27-28页 |
|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条件 | 第28-2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1页 |
| ·文冠果种仁油的理化指标 | 第29页 |
| ·文冠果种仁油的化学成分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4 硅胶固载磷钨酸催化文冠果种仁油甲酯化的工艺研究 | 第32-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32页 |
| ·硅胶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页 |
| ·甲酯化反应步骤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1页 |
| ·磷钨酸在硅胶上的固载 | 第33-34页 |
| ·反应条件对转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40页 |
| ·磷钨酸负载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催化剂用量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醇油比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反应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搅拌速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 第40页 |
| ·文冠果种仁油脂肪酸甲酯的理化性质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