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6页 |
| 插图索引 | 第16-17页 |
| 附表索引 | 第17-1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8-45页 |
| ·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8-21页 |
|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 第18-20页 |
|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20页 |
| ·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第20-21页 |
| ·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第21-22页 |
| ·植物修复 | 第22-41页 |
| ·植物修复的概念及分类 | 第22-24页 |
| ·植物修复局限性 | 第24-25页 |
|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性效应 | 第25-30页 |
| ·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及解毒机理 | 第30-38页 |
| ·强化植物修复 | 第38-41页 |
| ·内生菌 | 第41-43页 |
|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第41页 |
|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的关系 | 第41-42页 |
| ·内生菌相较于附生菌的优势 | 第42页 |
| ·内生菌在污染物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3-4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44-45页 |
| 第2章 内生菌性能研究 | 第45-67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植物样本的采样 | 第4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6-47页 |
| ·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用培养基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 ·内生菌的分离 | 第47-48页 |
| ·重金属耐受性筛选 | 第48页 |
| ·菌株的重金属耐受和累积性能 | 第48-49页 |
| ·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菌株抗氧化性能 | 第49-50页 |
| ·菌株的植物促生性能测定 | 第50-5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65页 |
| ·内生菌的分离及筛选 | 第51-53页 |
| ·S. nematodiphila LRE07 对镉的耐受和累积性能 | 第53-61页 |
| ·重金属镉胁迫下菌株抗氧化性能 | 第61-63页 |
| ·菌株的植物促生性能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7页 |
| 第3章 内生菌协同植物修复 | 第67-87页 |
| ·引言 | 第67-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68-69页 |
| ·植物种子和菌种 | 第68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8-69页 |
| ·培养基 | 第69页 |
| ·实验方法 | 第69-72页 |
| ·培养条件和镉处理 | 第69-70页 |
| ·重获接种菌株 | 第70页 |
| ·植株分蘖数的确定 | 第70页 |
| ·叶片含水率 | 第70-71页 |
| ·光合色素含量 | 第71页 |
| ·Cd 提取量的测定 | 第71-7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7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2-85页 |
|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 | 第72-74页 |
| ·镉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74-80页 |
| ·镉对光合作用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80-84页 |
| ·重金属镉提取量 | 第84-85页 |
| ·小结 | 第85-87页 |
| 第4章 内生菌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机制 | 第87-100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实验材料 | 第87-89页 |
| ·植物材料 | 第8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87-88页 |
| ·培养基 | 第88-89页 |
|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 ·植物培养和采样 | 第89页 |
| ·元素测定 | 第89页 |
| ·脂质过氧化测定 | 第89页 |
| ·酶活性的测定 | 第89-90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9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0-99页 |
| ·根部和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 | 第90-94页 |
| ·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 第94-95页 |
| ·Cd 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95-99页 |
| ·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5章 内生菌稳定性及其在非宿主植物中的作用 | 第100-114页 |
| ·引言 | 第10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00-102页 |
| ·植物材料和菌株 | 第100-10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01页 |
| ·培养基及缓冲液 | 第101-102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2-105页 |
| ·菌株培养 | 第102页 |
| ·内生菌稳定性测定 | 第102-103页 |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 第103-104页 |
| ·菌株接种豌豆 | 第104-105页 |
| ·发芽率 | 第105页 |
| ·植物生物量的测定 | 第105页 |
|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105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10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5-113页 |
| ·内生菌的稳定性 | 第105-108页 |
| ·内生菌接种对豌豆发芽率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 ·内生菌接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 ·小结 | 第113-114页 |
| 结论 | 第114-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33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 | 第133-135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第135-136页 |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