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我国的大气污染状况 | 第14-17页 |
·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 | 第17-18页 |
·燃煤窑炉烟尘的排放现状 | 第18页 |
·燃煤窑炉烟尘的性质、危害及其控制方法 | 第18-21页 |
·燃煤窑炉烟尘的性质 | 第18-19页 |
·炭黑颗粒的危害 | 第19-20页 |
·炭黑颗粒的控制方法 | 第20-21页 |
·烟气中炭黑净化技术的现状 | 第21-23页 |
·国内净化黑烟的主要技术 | 第21-23页 |
·高效净化黑烟的难点 | 第23页 |
·湿法高效除尘技术 | 第23-24页 |
·表面活性剂与絮凝剂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概述 | 第24-25页 |
·无机电解质的引入 | 第25页 |
·絮凝剂的引入 | 第25-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炭黑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 | 第30-47页 |
·炭黑的理化性质 | 第30-33页 |
·样品处理 | 第30页 |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炭黑的物理性质 | 第30-33页 |
·炭黑的官能团特征分析 | 第33页 |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第33-39页 |
·实验药品 | 第33-35页 |
·单一表面活性剂的 CMC 的测定 | 第35-36页 |
·复配表面活性剂的 CMC 的测定 | 第36-39页 |
·无机电解质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9-42页 |
·絮凝剂对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影响 | 第42-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2-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炭黑颗粒沉降添加剂的筛选 | 第47-54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沉降效果图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添加剂水溶液中炭黑絮团的粒度分布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炭黑颗粒沉降实验 | 第54-61页 |
·实验方法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絮凝剂添加 CTAB 复配时炭黑沉降实验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NaCl 及絮凝剂的添加时炭黑沉降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73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3-74页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