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导论第13-20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7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2.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20-24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综述第20-22页
     ·需求引导论第20-21页
     ·供给推动论第21页
     ·产业互动论第21-22页
     ·产业融合论第22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综述第22-24页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分析第24-39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范畴第24-28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第24-26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第26-28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机制第28-31页
     ·专业化分工第28-30页
     ·生产性服务外部化(外包)第30-31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理第31-37页
     ·基于社会分工-交易成本的视角第31-32页
     ·基于价值链-竞争优势的视角第32-34页
     ·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第34-35页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第35-37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进第37-39页
     ·互动形成阶段第37页
     ·互动成长阶段第37-38页
     ·互动成熟阶段第38-39页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联研究第39-56页
   ·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演变第39-44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第44-56页
     ·投入与产出的关联分析第44-49页
     ·波及效果分析第49-53页
     ·产业融合互动的价值创造指标第53-56页
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绩效分析第56-61页
   ·产业整体层面绩效分析第56-57页
   ·细分行业层面绩效分析第57-61页
6.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第61-68页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第61-63页
   ·制造业发展路径第63-64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模式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后记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案例分析
下一篇:超募现象原因研究--基于创业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