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昆仑沟里地区阿斯哈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交通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基础地质调查 | 第10-11页 |
| ·矿产地质调查 | 第11-12页 |
| ·综合研究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以往工作中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5-16页 |
| ·主要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地质特征 | 第17-32页 |
|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7-20页 |
| ·区域地层及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 第20-23页 |
| ·区域地层 | 第20-23页 |
| ·构造—岩石地层单元 | 第23页 |
| ·地质构造 | 第23-25页 |
| ·造山带结晶基底构造特征 | 第25页 |
| ·断裂构造 | 第25页 |
| ·区域地质演化 | 第25页 |
| ·区域岩浆岩 | 第25-29页 |
| ·中-酸性侵入岩 | 第25-27页 |
| ·火山岩 | 第27-28页 |
| ·蛇绿岩带 | 第28-29页 |
|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30页 |
| ·元素丰度特征 | 第29-30页 |
| ·地层及岩浆岩中元素分布特征 | 第30页 |
| ·区域矿产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第32-51页 |
| ·地层 | 第32-33页 |
| ·构造 | 第33-34页 |
| ·岩浆岩 | 第34页 |
| ·矿体特征 | 第34-45页 |
| ·微区分析特征 | 第45-48页 |
|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特征 | 第48-49页 |
| ·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 | 第49-51页 |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85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65页 |
| ·金水口群 | 第51-57页 |
| ·侵入岩体 | 第57-59页 |
| ·花岗斑岩微量 | 第59-61页 |
| ·矿区矿石中微量元素特征 | 第61-65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72页 |
| ·花岗闪长岩 | 第65-67页 |
| ·花岗岩斑岩 | 第67-69页 |
| ·热液方解石 | 第69-70页 |
| ·矿石 | 第70-72页 |
|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2-85页 |
|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2-73页 |
|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3-74页 |
|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第74-75页 |
|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第75-79页 |
| ·锆石U-Pb年代学 | 第79-85页 |
|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 第85-90页 |
| ·控矿因素 | 第85-86页 |
| ·地层因素 | 第85页 |
| ·岩浆岩因素 | 第85页 |
| ·构造因素 | 第85-86页 |
| ·成因分析 | 第86-87页 |
| ·成矿模式 | 第87-89页 |
| ·找矿标志 | 第89-9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