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历史建筑 | 第15-17页 |
·保护与利用 | 第17-18页 |
·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18-22页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恩宁路历史建筑的现状 | 第22-35页 |
·恩宁路街区的发展和建筑的组成 | 第22-23页 |
·恩宁路历史建筑目前的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3-29页 |
·屋顶主要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4-25页 |
·楼地板主要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5-26页 |
·砖砌体墙主要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6-27页 |
·门窗主要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7-28页 |
·阳台与楼梯主要损坏情况及分析 | 第28-29页 |
·恩宁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分类 | 第29-34页 |
·影响恩宁路历史建筑分类的因素 | 第29-33页 |
·恩宁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分类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恩宁路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究 | 第35-55页 |
·保护与修缮原则 | 第35-37页 |
·外立面修缮 | 第37-48页 |
·外墙面的清洗养护 | 第37-40页 |
·外墙面的修缮 | 第40-43页 |
·外门窗的修缮 | 第43-46页 |
·瓦屋面的修缮 | 第46-48页 |
·内部特色部位及构件的修缮 | 第48-52页 |
·砖石地面 | 第48-49页 |
·雕饰 | 第49页 |
·阳台与楼梯扶手高度的处理 | 第49-51页 |
·其他 | 第51-52页 |
·原结构加固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恩宁路历史建筑利用技术研究 | 第55-70页 |
·改造与利用原则 | 第55-56页 |
·原结构改造 | 第56-59页 |
·历史建筑设备更新与改造 | 第59-63页 |
·给排水设备更新 | 第59-60页 |
·电力设备更新 | 第60-61页 |
·卫生设备更新 | 第61-62页 |
·增加空调设备 | 第62-63页 |
·历史建筑防灾改造 | 第63-67页 |
·消防改造 | 第63-66页 |
·增加防雷设施 | 第66-67页 |
·历史建筑无障碍通道的增加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外观修缮保护与内部改造利用的实例研究——以永庆大街 24、26、28 号为例 | 第70-85页 |
·调查测绘与评估 | 第70-74页 |
·建筑概况 | 第70-71页 |
·建筑现状评估 | 第71-74页 |
·立意构思 | 第74-76页 |
·影响建筑功能选择的因素分析 | 第74-76页 |
·保护与利用策略 | 第76页 |
·修缮与改造的技术措施 | 第76-84页 |
·修缮技术 | 第76-78页 |
·改造技术 | 第78-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5-87页 |
·结语 | 第85-86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6-87页 |
·不足之处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附录一 恩宁路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 第90-91页 |
附录二 14 栋恩宁路历史建筑主要的损坏情况 | 第91-94页 |
附录三 18 栋历史建筑结构损坏情况 | 第94-9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