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原理的桥梁健康监测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桥梁健康监测的意义 | 第12-13页 |
|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重点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 ·传统桥梁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 第14-15页 |
| ·新型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 第15-17页 |
| ·新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近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 ·国外发展近况 | 第18-19页 |
| ·国内发展近况 | 第19-21页 |
|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第21页 |
| ·本研究的课题出发点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公路桥梁结构振动原理 | 第24-40页 |
| ·梁桥结构的固有振动 | 第24-30页 |
| ·均布质量桥梁的固有振动 | 第24-25页 |
| ·有阻尼的桥梁振动 | 第25-30页 |
| ·梁桥的车辆强迫振动 | 第30-36页 |
| ·匀速移动常量力的作用 | 第30-32页 |
| ·匀速移动简谐力作用 | 第32-34页 |
| ·匀速滚动质量作用 | 第34-35页 |
| ·匀速移动弹簧—质量的作用 | 第35-36页 |
| ·公路桥梁车辆振动的实验研究 | 第36-39页 |
| ·桥梁动态荷载试验 | 第36-38页 |
| ·现行公路桥梁规范中的冲击系数要求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精度分析 | 第40-56页 |
|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原理 | 第40-43页 |
| ·图像的数字化 | 第40-42页 |
| ·数字图像成像系统分辨率 | 第42页 |
| ·图像目标亚像素定位 | 第42-43页 |
| ·模板 | 第43页 |
| ·目标标志 | 第43页 |
| ·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43-48页 |
| ·镜头 | 第44页 |
| ·CCD 相机的选择 | 第44-45页 |
| ·数字图像采集设备 | 第45页 |
| ·存储设备 | 第45-46页 |
| ·处理器的选择和内存配置 | 第46页 |
| ·图像输出设备 | 第46页 |
| ·标靶 | 第46-48页 |
| ·测量系统理想精度分析 | 第48-49页 |
| ·影响测量系统精度的因素 | 第49-54页 |
| ·成像系统的几何畸变 | 第49-50页 |
| ·系统噪声 | 第50-51页 |
| ·大气抖动 | 第51页 |
| ·对焦不清楚产生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测量系统仪器支架位移偏差 | 第52-53页 |
| ·标靶在运动平面内偏转误差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平潭海峡大桥主梁变形监测系统 | 第56-68页 |
| ·测量系统的工作方式 | 第56-57页 |
| ·仪器硬件配置 | 第57-60页 |
| ·微动测量仪主机 | 第57-58页 |
| ·测量头 | 第58页 |
| ·测量标靶 | 第58-59页 |
| ·其他辅助设备 | 第59-60页 |
| ·平潭海峡大桥主梁变形监测系统安装 | 第60-65页 |
| ·平潭海峡大桥工程概况 | 第60-62页 |
| ·标靶安装 | 第62-63页 |
| ·测量头的安装 | 第63-64页 |
| ·辅助照明设备的安装 | 第64-65页 |
| ·仪器主机及系统连接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平潭海峡大桥主梁变形实测及分析 | 第68-92页 |
| ·试验目的 | 第68页 |
| ·实验准备工作 | 第68页 |
| ·平潭海峡大桥测量数据 | 第68-90页 |
| ·挠度变化与车辆荷载之间的关系 | 第69-86页 |
| ·平潭海峡大桥主梁结构的健康状态评估 | 第86-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展望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已发表论文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