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界定 | 第12页 |
| ·文化管理问题长期存在 | 第12-13页 |
| ·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第13-14页 |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2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管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表现 | 第17-23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乱象” | 第17-21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乱在“市” | 第17-18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乱在“治” | 第18-19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乱在“俗” | 第19-20页 |
| ·大众文化市场乱在“网” | 第20-21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一抓就死”的典型现象 | 第21-23页 |
| ·统的过死,创新动力不足 | 第21页 |
| ·管的过细,市场活力不够 | 第21-23页 |
| 3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第23-30页 |
| ·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消极作用 | 第23-25页 |
| ·资本运作、利益至上主导着文化市场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侵袭和影响导致文艺作品单纯娱乐化 | 第24-25页 |
| ·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5-27页 |
| ·管理理念落后,对大众文化市场建设重视程度低 | 第25-26页 |
| ·多头管理,造成许多管理盲区 | 第26-27页 |
| ·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大众文化市场执法难 | 第27页 |
| ·社会监督管理机制落后 | 第27-28页 |
| ·社会转型期大众思想多元化,需求纷繁复杂 | 第28-30页 |
| ·某些精英缺乏社会责任感 | 第28页 |
| ·社会转型期群众思想多元化 | 第28-30页 |
| 4 深化改革,建设繁荣、健康、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化市场 | 第30-45页 |
| ·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目标和总方针 | 第30-31页 |
| ·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主体 | 第31-36页 |
| ·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优势 | 第31-32页 |
| ·尊重价值规律,淘汰落后文化生产者 | 第32-33页 |
| ·坚持资本引导和疏导相结合 | 第33-35页 |
|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发展成果 | 第35-36页 |
| ·深化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 第36-41页 |
| ·转变管理理念是前提 | 第36-37页 |
| ·提高管理者素质是根本 | 第37-38页 |
| ·深化体制改革是保障 | 第38-39页 |
| ·坚持管理与引导相结合是总原则 | 第39-41页 |
| ·发挥社会机制的监督管理作用 | 第41-45页 |
| ·发挥文艺团体“激浊扬清”的作用 | 第41-42页 |
| ·家庭、学校、社会应正确引导青少年大众文化消费 | 第42-43页 |
| ·创造条件,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管理 | 第43-45页 |
| 5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