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帮助毁灭、伪造造证据罪的立法背景和司法现状第10-13页
 (一)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立法背景第10-11页
 (二)本罪在我国妨害司法罪体系中的地位第11-12页
 (三)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2-13页
二、本罪主体的范围第13-18页
 (一)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第13-17页
 (二)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处理第17-18页
三、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界定第18-29页
 (一)帮助行为的内涵第18-20页
 (二)帮助行为的特征第20-21页
 (三)帮助行为有无前提条件第21-23页
 (四)对“毁灭”、“伪造”的理解第23-26页
 (五)与包庇罪在行为方式上的区分第26-29页
四、罪过的内涵第29-34页
 (一)对“明知”内容的理解第29-31页
 (二)本罪的犯罪目的第31-33页
 (三)本罪主观方面能否包括间接故意第33-34页
五、对证据的理解第34-37页
 (一)证据的含义第34-35页
 (二)证据的他人性第35-37页
六、本罪中“情节严重”的认定第37-39页
七、与当事人有关的教唆犯问题第39-42页
 (一)学说见解第39-40页
 (二)观点评析第40-41页
 (三)本文的观点第41-42页
八、亲亲相隐引入本罪的必要性分析第42-45页
 (一)亲亲相隐制度第42-43页
 (二)亲属犯本罪的减免规定第43-45页
九、本罪的法定刑配置第45-48页
 (一)现状评析第45-47页
  1.罪责刑不相适应第45-46页
  2、与相关罪名不相协调第46-47页
 (二)本罪法定刑的重新配置第47-48页
后记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诱惑侦查--从公安实践的角度
下一篇:论刑法出入罪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