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昆虫特异性序列及非编码RNA基因的发现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 ·物种进化及新基因的产生 | 第8-12页 |
| ·物种进化及自然选择 | 第8-10页 |
| ·新基因的发现 | 第10页 |
| ·新基因产生的机制 | 第10-12页 |
| ·研究新基因产生的意义 | 第12页 |
| ·转录组数据的研究 | 第12-16页 |
| ·转录组及转录组测序的定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转录组的方法及流程 | 第13-14页 |
| ·转录组测序技术发展史及其原理 | 第14-15页 |
| ·转录组测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5-16页 |
| ·非编码RNA研究概况 | 第16-20页 |
| ·非编码RNA的定义 | 第16-17页 |
| ·发现非编码RNA的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非编码RNA的分类 | 第17页 |
| ·非编码RNA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 | 第17-18页 |
| ·非编码RNA研究历史及其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 ·常用非编码RNA数据库 | 第19-20页 |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鳞翅目特异性基因的发掘及GO分析 | 第22-3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2-23页 |
| ·数据 | 第22页 |
| ·数据库及软件 | 第22-23页 |
|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第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8页 |
| ·转录组数据注释及分析 | 第23-28页 |
| ·特异性基因的发现 | 第28-29页 |
| ·Blast2Go分析 | 第29-38页 |
| 第三章 同翅目特异性基因的发掘及GO分析 | 第38-5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4页 |
| ·数据 | 第38页 |
| ·数据库及软件 | 第38-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4页 |
| ·特异性基因的发现 | 第44-45页 |
| ·Blast2Go分析 | 第45-54页 |
| 第四章 昆虫转录组中非编码RNA基因的预测 | 第54-6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4页 |
| ·数据 | 第54页 |
|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第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 ·鳞翅目昆虫非编码RNA基因的挖掘与分析 | 第54-56页 |
| ·同翅目昆虫非编码RNA基因的挖掘与分析 | 第56-60页 |
| 全文总结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