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流量识别特征选择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第7-8页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第8-9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机器学习法第11-29页
   ·流量识别技术第11-13页
     ·基于端口的流量识别方法第11页
     ·基于载荷的识别方法第11-12页
     ·基于统计特征的识别方法第12-13页
   ·机器学习第13页
   ·几种监督学习算法第13-17页
     ·决策树算法第13-15页
     ·贝叶斯算法第15-17页
   ·非监督学习法--K-Means算法第17-18页
   ·半监督学习法--Boosting算法第18-20页
   ·SVM 算法第20-27页
     ·线性分类器第21-23页
     ·核函数第23-24页
     ·松弛变量第24页
     ·惩罚因子第24-25页
     ·将 SVM 用于多类分类第25-27页
     ·SVM 算法的优缺点第27页
   ·本章总结第27-29页
第三章 特征选择第29-37页
   ·特征选择介绍第29页
   ·特征选择法分类第29-33页
     ·Plus-m-minus-r第30页
     ·SVM-Wrapper第30-31页
     ·CART第31-32页
     ·Markov-blanket第32-33页
   ·粗糙集第33-36页
     ·粗糙集简介第33页
     ·粗糙集的相关概念第33-36页
     ·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第36页
   ·本章总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特征选择法改进第37-47页
   ·基于C4.5决策树的特征选择第37-42页
     ·C4.5决策树算法第37-40页
     ·分类树特征算法第40页
     ·算法细节第40-42页
   ·基于粗糙集和 SVM-Wrapper 的特征选择第42-47页
     ·基于粗糙集的特征选择第42-44页
     ·基于 SVM-Wrapper 的特征选择第44页
     ·算法的改进第44-45页
     ·算法步骤第45-47页
第五章 功能测试第47-53页
   ·组合树算法功能测试第47-48页
   ·RSF 算法功能测试第48-53页
     ·RS F与属性约简的比较第49-50页
     ·RSF 与 SVM-Wrapper 的比较第50-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总结第53页
   ·展望第53-55页
致谢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科研情况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面向恶意程序网络行为分析的虚拟网络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