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索力测量的技术现状 | 第12-17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接触分析理论及其数值模拟分析 | 第19-31页 |
| ·接触分析简介 | 第19-23页 |
| ·接触问题及解法分类 | 第19-20页 |
| ·关于接触问题数值解法的关键问题 | 第20-23页 |
| ·通用有限元软件 Strand7 介绍 | 第23-25页 |
| ·利用 strand7 分析实现销轴接触问题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5-30页 |
| ·销轴接触问题的解析解 | 第26-29页 |
| ·销轴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解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销轴(设轴向通孔)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1-61页 |
| ·销轴连接节点 | 第31-33页 |
| ·销轴连接节点的典型连接方式 | 第31页 |
| ·销轴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 ·销轴连接节点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36页 |
| ·销轴连接节点分析模型简介 | 第33-34页 |
| ·销轴连接节点分析模型索力选取 | 第34页 |
| ·销轴连接节点数值模拟分析模型 | 第34-36页 |
| ·销轴的应力分析简述 | 第36-40页 |
| ·轴向通孔的存在对销轴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设轴向通孔的销轴应力分布随荷载变化的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 ·销轴的变形分析 | 第40-42页 |
| ·轴向通孔的存在对销轴变形的影响 | 第40页 |
| ·设轴向通孔的销轴变形随荷载变化的变化规律 | 第40-42页 |
| ·销轴连接节点的参数化分析 | 第42-59页 |
| ·轴向通孔直径 D1对销轴的影响 | 第42-47页 |
| ·轴向通孔的偏心距 e 对销轴的影响 | 第47-50页 |
| ·下耳板间距离 s 对销轴的影响 | 第50-55页 |
| ·下耳板厚度 t2对销轴的影响 | 第55-57页 |
| ·销轴外伸长度 b 对销轴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新型索力测量方法的理论 | 第61-67页 |
| ·引言 | 第61页 |
| ·光学仪器测量原理介绍 | 第61-62页 |
| ·新型索力测量方法 | 第62-66页 |
| ·新型索力测量方法的原理 | 第62-63页 |
| ·新型索力测量方法的特点 | 第63-64页 |
| ·销轴的特殊处理要求 | 第64-65页 |
| ·新型索力测量方法的步骤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索力测量方法的验证及应用 | 第67-81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实验目的 | 第67页 |
| ·实验试件的选取 | 第67-71页 |
| ·拉索索头的选取 | 第67-68页 |
| ·轴向通孔的确定及销轴的制作 | 第68-70页 |
| ·上耳板的制作 | 第70-71页 |
| ·实验方案 | 第71-75页 |
| ·实验装置 | 第71页 |
| ·加载制度 | 第71-72页 |
| ·测量方案 | 第72-75页 |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5-79页 |
| ·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