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物理名称与符号表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水辅助注塑简介 | 第12-13页 |
| ·水辅助注塑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制品宏观性能 | 第13-14页 |
| ·制品微观形态与结构 | 第14-16页 |
| ·充模机理 | 第16-17页 |
| ·数值模拟 | 第17-20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总体研究方案及仿真和实验平台 | 第21-25页 |
| ·总体研究方案 | 第21页 |
| ·仿真平台 | 第21-22页 |
| ·实验设备和相关表征方法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水辅助注塑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第25-39页 |
| ·短射过程 | 第25-26页 |
| ·高压水穿透过程——静态网格下基于 VOF 的数值模拟 | 第26-30页 |
| ·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 | 第26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 ·聚合物的粘度模型 | 第27-28页 |
| ·界面追踪方法 | 第28页 |
| ·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模型求解和粘度模型对求解结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 ·高压水穿透过程——动态网格下滑移效应的数值模拟 | 第30-36页 |
| ·简化模型及基本假设 | 第32-33页 |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3页 |
| ·动态网格技术 | 第33-34页 |
| ·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 ·模型求解 | 第35-36页 |
| ·冷却保压过程 | 第36-38页 |
|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 ·模型求解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水辅助注塑中的熔体充模 | 第39-48页 |
| ·短射过程中的熔体充模 | 第39页 |
| ·高压水穿透过程中的熔体充模 | 第39-43页 |
| ·WAIM 制品的壁厚及其均匀性的改善 | 第43-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水辅助注塑中的流场和温度场 | 第48-65页 |
| ·速度场 | 第48-52页 |
| ·剪切场和拉伸场——特定时刻 | 第52-56页 |
| ·剪切场和拉伸场——过程 | 第56-62页 |
| ·短射过程 | 第56-57页 |
| ·高压水穿透过程 | 第57-62页 |
| ·温度场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水辅助注塑 PP/SAN 共混物制品的多层次结构 | 第65-7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65页 |
| ·样品制备 | 第65-66页 |
| ·相形态和结晶性态形态观察 | 第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2页 |
| ·WAIM PP/SAN 共混物制品的相形态 | 第66-70页 |
| ·WAIM PP/SAN 共混物制品的结晶形态 | 第7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 附录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