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体运动学原理的慢跑运动鞋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运动鞋的构成与设计发展 | 第12-27页 |
·运动鞋的基本构成元素 | 第12-14页 |
·鞋面构成分析 | 第12页 |
·鞋垫构成分析 | 第12-13页 |
·中底构成分析 | 第13页 |
·外底构成分析 | 第13-14页 |
·运动鞋的发展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原始运动鞋的形成 | 第14-15页 |
·古典运动鞋的发展 | 第15页 |
·近代运动鞋的发展 | 第15-16页 |
·现代运动鞋科技发展演变 | 第16-27页 |
·20 世纪中后期的发展(1960-1980) | 第16-18页 |
·20 世纪中后期的发展(1980-2000) | 第18-22页 |
·21 世纪初期的发展(2000-2010) | 第22-24页 |
·21 世纪初期的发展(2010 至今)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慢跑鞋设计理念的发展变革 | 第27-35页 |
·慢跑鞋设计发展的时代变革 | 第27-28页 |
·高科技慢跑鞋对跑步的影响 | 第28-29页 |
·运动品牌对慢跑运动的探索 | 第29-32页 |
·自然运动理念的兴起与发展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人体构造的特征与跑步的关系 | 第35-46页 |
·足部形态与构造特点分析 | 第35页 |
·人类进化中的优势特征 | 第35-37页 |
·人类在耐力长跑中的优势特征对比 | 第37-40页 |
·人类行走与跑步的步态对比 | 第37-38页 |
·人类与四足动物跑步速度对比 | 第38-39页 |
·人类与四足动物能量消耗对比 | 第39-40页 |
·人体构造特征与跑步的关系 | 第40-45页 |
·人体的能量学特征 | 第42-43页 |
·人体的骨骼强度特征 | 第43页 |
·人体的运动稳定性特征 | 第43-44页 |
·人体的体温调节与呼吸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人体运动规律与慢跑鞋的设计 | 第46-55页 |
·运动状态下的足部受力特征 | 第46-47页 |
·运动鞋对足部受力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步态下足底受力的差异 | 第47-52页 |
·不同运动鞋对肌体刺激的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现有极简慢跑鞋设计研究 | 第55-68页 |
·运动品牌中极简慢跑鞋的发展概况 | 第55页 |
·现基于赤足理念的极简慢跑鞋解析 | 第55-61页 |
·Nike Free | 第55-56页 |
·Adidas Adipure | 第56-57页 |
·Vibram Fivefingers | 第57页 |
·NewBalance Minimus | 第57-58页 |
·Reebok Realflex | 第58页 |
·Brooks PureDrift | 第58-59页 |
·Saucony Hattori | 第59-60页 |
·Skechers Gobionic | 第60页 |
·SkoraRunning | 第60-61页 |
·Merrell Barefoot | 第61页 |
·极简慢跑鞋设计中的形态特征分析 | 第61-65页 |
·设计形态分析——点元素应用 | 第62-63页 |
·设计形态分析——线元素应用 | 第63-64页 |
·设计形态分析——面元素应用 | 第64-65页 |
·极简慢跑鞋设计中的功能特征分析 | 第65-67页 |
·鞋底厚度 | 第66页 |
·前后掌高度差 | 第66页 |
·鞋身重量 | 第66-67页 |
·鞋头宽度 | 第67页 |
·极简慢跑鞋的特征总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青少年慢跑运动鞋设计探析 | 第68-79页 |
·设计背景概述 | 第68-69页 |
·设计概念导入 | 第69-70页 |
·设计方案-概念灵感 | 第70-72页 |
·设计方案-草图推敲 | 第72-74页 |
·设计方案-设计展示 | 第74-7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