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与舆论的形成--以场域互动与建构为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1 研究概况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选题意义与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语料收集 | 第14页 |
·文献综述及论文创新 | 第14-17页 |
2 场域理论及研究范式 | 第17-21页 |
·“场”概念的发展脉络及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 | 第17-18页 |
·新闻场域的范式与网络场域的地位 | 第18-19页 |
·场域分析的步骤及本文的研究路径 | 第19-21页 |
3 网络流行语、网络舆论(场)及二者关系、特征 | 第21-30页 |
·网络流行语 | 第21-23页 |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 第21页 |
·网络流行语的界定 | 第21-22页 |
·网络流行语的阶段性特征 | 第22-23页 |
·舆论及网络舆论场 | 第23-26页 |
·舆论 | 第23-24页 |
·舆论场 | 第24页 |
·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 第24-25页 |
·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场 | 第25页 |
·网络舆论形成的一般性规律 | 第25-26页 |
·网络流行语与舆论场域的特征和关系 | 第26-30页 |
·网络流行语与舆论的形成处于相同的网络环境 | 第26-27页 |
·网络流行语与舆论的形成具有大致相同的行动者 | 第27-29页 |
·网络流行语与舆论场域形成的关系 | 第29-30页 |
4 场域互动与建构研究——以“我爸是李刚”为例 | 第30-42页 |
·“我爸是李刚”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舆论与网络流行语场域互动研究 | 第34-42页 |
·元场域与元场效应——场域互动的逻辑起点 | 第35页 |
·结构与阶段特征——场域互动的过程探究 | 第35-42页 |
结束语 网络流行语传播对舆论形成的建构作用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