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超疏水氧化铁表面的水热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引言第9-10页
   ·超疏水简介第10-17页
     ·超疏水理论基础第11-13页
     ·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第13-16页
     ·超疏水表面功能研究第16-17页
   ·氧化铁纳米材料简介第17-20页
     ·纳米氧化铁的合成方法第17-18页
     ·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8-20页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实验及测试技术第22-26页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2-23页
     ·主要试剂第22页
     ·主要仪器第22-23页
   ·材料的结构、形貌分析及表征第23-24页
     ·X 射线衍射分析 (XRD)第23页
     ·扫描电镜分析 (SEM)第23-24页
   ·材料性能测试表征第24-26页
     ·接触角测定仪第24页
     ·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 (SQUID)第24-26页
第3章 微纳阶层结构超疏水氧化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第26-36页
   ·引言第26页
   ·阶层结构超疏水氧化铁制备的基本原理第26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26-27页
     ·实验步骤第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27-28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28-30页
     ·氧化铁涂层表面的润湿性能分析第30-34页
     ·氧化铁涂层的稳定性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纳米棒状超疏水氧化铁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第36-49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部分第37-38页
     ·实验药品和仪器第37页
     ·实验步骤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7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38-39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39-40页
     ·水热反应时间对形貌的影响第40-42页
     ·超疏水氧化铁纳米棒薄膜的润湿性能分析第42-45页
     ·氧化铁纳米棒薄膜的稳定性分析第45-46页
     ·氧化铁纳米棒的磁性能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总结第49页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面效应对组分梯度薄膜电热效应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高密度聚乙烯改性材料的断裂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