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矿区复田论文

典型工矿区受损土地修复技术与整治规划设计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选题背景第16-17页
   ·项目依托第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8-21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3页
     ·相关研究特点第23页
     ·存在问题第23-24页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4-26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第26-30页
   ·相关概念第26-27页
     ·工矿区受损土地第26页
     ·工矿区土地复垦第26页
     ·工矿区土地整治第26-27页
     ·工矿区土地整治与复垦关系第27页
   ·基础理论第27-30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8页
     ·系统理论第28页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28-29页
     ·区位理论第29-30页
第三章 工矿区受损土地类型及修复关键技术第30-52页
   ·工矿区受损土地类型第30-34页
     ·工业用地损毁土地分析第30页
     ·矿区损毁土地分析第30-31页
     ·工矿区土地受损类型分析第31-34页
   ·工矿区受损土地修复的关键技术第34-52页
     ·土壤保护及地貌重塑技术第35-40页
     ·水系修复技术第40-43页
     ·污染抑制消除技术第43-48页
     ·景观生态重建技术第48-50页
     ·工矿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第50-52页
第四章 采煤塌陷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关键内容研究第52-70页
   ·土地塌陷程度分析第52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第52-57页
     ·评价单元划分第53页
     ·评价方法第53-54页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54-57页
   ·表土剥离回填第57-59页
     ·表土剥离第57-58页
     ·表土回填第58-59页
   ·土体重构第59-64页
     ·土体重构的程序与技术要点第60页
     ·土体重构的不同工艺第60-61页
     ·采煤塌陷区土地修复中不同重构土壤第61-64页
     ·采煤塌陷地土体重构设计第64页
   ·损毁水系修复第64-68页
     ·灌排体系修复第64-66页
     ·地下水水位控制第66-67页
     ·土壤水修复第67-68页
   ·生态规划设计第68-70页
     ·农田生态设计第68页
     ·坑塘生态设计第68页
     ·道路生态设计第68页
     ·沟渠生态设计第68-69页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设计第69-70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70-109页
   ·研究区概况第70-80页
     ·所在区域概况第70-71页
     ·地理位置第71-72页
     ·自然条件第72-74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74页
     ·交通条件第74-75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75-77页
     ·采煤塌陷地现状第77-80页
   ·适宜性评价第80-84页
     ·评价单元第80页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80-81页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第81-82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82-83页
     ·评价结果第83-84页
   ·潘安采煤塌陷区受损农田整治项目规划第84-97页
     ·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第84-86页
     ·高优农业区田块规划第86-88页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第88-92页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第92-96页
     ·道路工程规划第96页
     ·农田林网规划第96-97页
   ·潘安采煤塌陷区受损农田整治项目设计第97-109页
     ·堤防工程第97-98页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第98-103页
     ·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第103-107页
     ·道路工程设计第107-108页
     ·农田防护林设计第108-109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109-111页
   ·主要结论第109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09页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0页
附录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资源诅咒视角下的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政策完善研究
下一篇:我国煤炭企业低碳绩效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