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作为新小说作家的罗伯-格里耶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新小说派的形成及影响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新小说派作家的创作与艺术主张 | 第12-15页 |
一、 娜塔丽·萨洛特 | 第12-13页 |
二、 克洛德·西蒙 | 第13-14页 |
三、 米歇尔·布托尔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生平与创作 | 第15-16页 |
第四节 阿兰·罗伯-格里耶在文坛的影响与地位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罗伯-格里耶早期文本叙事的实验性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未来小说之路 | 第17-20页 |
一、 “新小说宣言书”的写作背景 | 第17-18页 |
二、 为了一种新小说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客观冷静的写物风格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空间化的写作艺术 | 第22-24页 |
一、 《橡皮》:解构真实的空间 | 第23页 |
二、 《在迷宫里》:塑造一种“卡夫卡式”的迷宫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关于新小说误读的解释 | 第24-29页 |
一、 新小说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探索 | 第24-25页 |
二、 新小说是跟踪小说体裁的一种持久发展 | 第25-26页 |
三、 新小说对人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感兴趣 | 第26-27页 |
四、 新小说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主观性 | 第27页 |
五、 新小说是为所有有诚意的读者而写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罗伯-格里耶电影小说的影像叙事 | 第29-40页 |
第一节 罗伯-格里耶与电影小说 | 第29页 |
第二节 《去年在马里安巴》:影像叙事的典范 | 第29-33页 |
第三节 《欲念浮动》:复杂的叙述视角与强烈的叙述张力 | 第33-37页 |
一、 复杂的叙述视角 | 第33-36页 |
二、 强烈的影像叙述张力的运用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电影小说的意义 | 第37-40页 |
一、 延续电影作品生命的形式 | 第37-38页 |
二、 电影拍摄的工具 | 第38页 |
三、 供读者阅读的作品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罗伯-格里耶电影创作的小说美学 | 第40-52页 |
第一节 “左岸派”新电影 | 第40-42页 |
一、 区别于“新浪潮”的“左岸派” | 第40-42页 |
二、 “左岸派”电影的创作背景 | 第42页 |
第二节 为了一种新电影 | 第42-46页 |
一、 “现实主义”的幻觉 | 第43-44页 |
二、 揭穿现实主义幻象的新电影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罗伯-格里耶的新电影实践探索 | 第46-52页 |
一、 多层次的叙事迷宫 | 第46-48页 |
二、 描绘精神图像的奇幻电影 | 第48-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