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7页 |
·反洗钱研究评述 | 第13-15页 |
·反洗钱激励机制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洗钱及反洗钱研究相关理论 | 第19-28页 |
·反洗钱与洗钱的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洗钱的界定 | 第19-20页 |
·洗钱的特点及过程 | 第20-21页 |
·洗钱的危害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激励机制理论 | 第22-26页 |
·激励理论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模型理论 | 第23-25页 |
·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反洗钱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 第28-39页 |
·我国商业银行业反洗钱现状 | 第28-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困境 | 第28-30页 |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反洗钱机制 | 第30-31页 |
·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分析 | 第31-33页 |
·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31-32页 |
·我国反洗钱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欧美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特点及启示 | 第33-37页 |
·欧美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运行特点 | 第33-35页 |
·欧美商业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反洗钱激励机制分析 | 第39-49页 |
·引论 | 第39-40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0-43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40-42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2-43页 |
·模型的分析 | 第43-47页 |
·监管方最优激励水平的分析 | 第43-45页 |
·监管方最优监管问题分析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银行业反洗钱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49-55页 |
·构建银行业反洗钱激励约束机制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委托—代理模型理论在银行业反洗钱激励机制的应用 | 第50-52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反洗钱激励机制条件和原则 | 第51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反洗钱激励机制的特征 | 第51-52页 |
·构建反洗钱激励机制相关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