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初探--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产业区市政广场景观设计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8-9页 |
| ·国内状况 | 第8-9页 |
| ·国外状况 | 第9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 第2章 城市广场及地域性相关概述 | 第11-38页 |
| ·城市广场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第11-20页 |
| ·城市广场的概念和类型 | 第11-13页 |
| ·城市广场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 ·城市广场的景观特征 | 第15-16页 |
| ·城市广场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 ·城市广场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中国城市广场的现状问题 | 第18-20页 |
| ·地域性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7页 |
| ·地域性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地域性相关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 ·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 | 第23-25页 |
|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表达 | 第25-27页 |
| ·相关案例研究 | 第27-36页 |
| ·北京天安门广场 | 第27-29页 |
| ·阿根廷科尔瓦多市广场和街道 | 第29-31页 |
| ·意大利罗马圣彼得广场 | 第31-33页 |
| ·意大利圣马可广场 | 第33-35页 |
| ·意大利罗马波波洛广场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3章 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 第38-52页 |
| ·广场地域性设计原则 | 第38-46页 |
| ·文脉原则 | 第38-41页 |
| ·自然生态原则 | 第41-42页 |
| ·人本原则 | 第42-45页 |
| ·审美原则 | 第45-46页 |
| ·广场地域性设计策略 | 第46-51页 |
| ·当地历史人文的回应 | 第46-47页 |
| ·历史形式的借鉴和转换 | 第47-48页 |
| ·自然生态延续和新技术的介入 | 第48-49页 |
| ·根植于当地的尺度营造 | 第49-50页 |
| ·当地的材料挖掘与运用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4章 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手法 | 第52-72页 |
| ·寓于地域文脉的场所精神 | 第52-54页 |
| ·场所精神 | 第52-54页 |
| ·象征、隐喻、转译、片段、叙事等相结合的空间体验 | 第54-62页 |
| ·象征和隐喻 | 第54-58页 |
| ·转译 | 第58-59页 |
| ·片段 | 第59-61页 |
| ·叙事 | 第61-62页 |
| ·独具地域特色的细部营造 | 第62-67页 |
| ·地域景观细部 | 第62-64页 |
| ·细部尺度 | 第64-65页 |
| ·细部构造 | 第65-66页 |
| ·细部材料 | 第66-67页 |
| ·历史与现代碰撞和冲突的时空交错 | 第67-70页 |
| ·历史文脉 | 第67-68页 |
| ·现代设计精神 | 第68页 |
| ·两者的碰撞与交融 | 第68-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5章 相关案例分析 | 第72-88页 |
| ·项目概况及分析 | 第72-75页 |
| ·项目区位概述 | 第72-74页 |
| ·项目现状与问题 | 第74页 |
| ·项目难点分析 | 第74-75页 |
| ·设计对策 | 第75-81页 |
| ·设计理念 | 第75-78页 |
| ·功能分区 | 第78-79页 |
| ·景观结构 | 第79-80页 |
| ·交通组织 | 第80-81页 |
| ·绿化设计 | 第81页 |
| ·地域性设计策略与手法的落实 | 第81-85页 |
| ·地域性设计策略的落实 | 第81-83页 |
| ·地域性设计手法的落实 | 第83-85页 |
| ·小结 | 第85-88页 |
| 结论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