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劣质煤配煤制备高质量冶金焦的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6-7页
详细摘要第7-9页
Detailed Abstract第9-15页
1 绪论第15-39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和质量要求第16-19页
     ·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第16页
     ·焦炭在高炉中的劣化因素第16-17页
     ·焦炭的化学组成第17-18页
     ·焦炭的机械性能第18页
     ·焦炭的热性质第18页
     ·冶金焦炭质量标准第18-19页
   ·成焦机理的基础研究第19-25页
     ·成焦过程研究第20-21页
     ·单种煤的结焦特性第21-23页
     ·成焦机理研究的分类第23页
     ·胶质层重叠原理第23页
     ·互换性配煤原理第23-24页
     ·共炭化原理第24页
     ·焦炭裂纹生成机理第24-25页
   ·配煤方法研究第25-30页
     ·炼焦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第25-26页
     ·传统配煤方法第26页
     ·煤岩配煤方法第26-29页
     ·煤岩配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29-30页
   ·添加物共炭化的研究第30-34页
     ·煤与石油焦的共炭化第31-32页
     ·煤与石油沥青的共炭化第32页
     ·煤与焦油沥青的共炭化第32-34页
   ·炼焦工艺因素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第34-36页
     ·升温速度及炼焦终温对焦炭的影响第34页
     ·煤料堆密度的影响第34-35页
     ·煤料细度的影响第35页
     ·采用钝化技术第35-36页
     ·新型炼焦方法及技术第36页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36-39页
     ·研究目标第3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6-37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37-39页
2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39-43页
   ·实验仪器及装置第39-40页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9页
     ·40 公斤实验焦炉第39-40页
     ·显微光度计第40页
   ·分析测试方法第40-41页
     ·工业分析与相关指标的测定第40页
     ·显微结构分析第40-41页
     ·焦炭热性质的测定第41页
     ·M40、M10测定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3页
     ·实验室小焦化实验方法第41页
     ·实验室模拟反应性及模拟反应后强度实验方法第41页
     ·40kg 小焦炉模拟炼焦实验方法第41-43页
3 不同种类煤的结焦性评价第43-53页
   ·原煤分析第4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焦炭模拟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与标准值的相关性第43-45页
     ·焦炭光学组织分析第45-47页
     ·模拟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第47-50页
   ·本章结论第50-53页
4 煤沥青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成焦性能的影响第53-63页
   ·实验用煤和煤沥青分析第53-55页
     ·实验用煤分析第53-54页
     ·原料煤沥青分析第54-55页
   ·煤沥青与低变质煤的共炭化第55-57页
     ·煤沥青与长焰煤和气煤共炭化实验第55页
     ·煤沥青对低变质煤成焦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焦炭光学性质分析第56-57页
   ·煤沥青与中等变质程度煤共炭化第57-59页
     ·煤沥青与肥煤和焦煤共炭化实验第57-58页
     ·煤沥青对中变质煤成焦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煤沥青与高变质煤共炭化第59-61页
     ·煤沥青与瘦煤和贫瘦煤共炭化实验第59页
     ·煤沥青对高变质煤成焦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焦炭光学性质分析第60-61页
   ·本章结论第61-63页
5 矿物质分布对煤成焦性能的影响第63-81页
   ·试验原料分析第63-66页
     ·原料煤质分析第63-64页
     ·煤岩分析第64页
     ·显微煤岩类型含量分析第64-65页
     ·显微矿化类型含量分析第65-66页
   ·高灰单种煤的成焦性能分析第66页
   ·煤中矿物分布对成焦性的影响第66-76页
     ·显微结构分析第66-67页
     ·光学组织分析第67-74页
     ·显微矿化类型含量与焦炭质量关联第74-75页
     ·显微矿化类型变质程度与焦炭冷强度关联第75-76页
   ·不同矿物分布煤的成焦机理第76-78页
     ·不同矿物分布煤的成焦机理分析第76-77页
     ·显微矿化类型对活惰比的影响第77-78页
   ·本章结论第78-81页
6 工业规模劣质煤配煤炼焦研究第81-93页
   ·小焦炉劣质煤配煤炼焦研究第81-87页
     ·配煤的工艺指标与煤岩指标的制定第82页
     ·备选煤种性质与成本第82-83页
     ·劣质煤配煤方案的制订第83页
     ·劣质煤配煤成焦性初步分析第83-87页
   ·劣质煤配煤炼焦工业性实验第87-90页
     ·劣质煤配煤工业试验入炉煤质量第87-88页
     ·劣质煤配煤方案入炉煤显微组分第88页
     ·劣质煤配煤焦炭质量分析第88-90页
   ·劣质煤配煤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第90-91页
   ·本章结论第91-93页
7 结论与建议第93-97页
   ·研究结论第93-94页
   ·论文创新第94-95页
   ·论文建议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作者简介第10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页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褐煤基吸附催化剂的制备及脱硝应用
下一篇: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爆破工行为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