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15页 |
| ·降雨要素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不同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5-17页 |
|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中的问题 | 第15-16页 |
| ·基于模型的流域植被空间配置研究中的问题 | 第16-17页 |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7-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 ·地质地貌 | 第18页 |
| ·气候条件 | 第18-19页 |
| ·土壤特征 | 第19页 |
| ·植被特征 | 第19页 |
| ·土地利用 | 第19页 |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3 不同降雨要素对流域输沙的影响研究 | 第23-32页 |
| ·不同降雨要素对流域输沙的影响 | 第24-31页 |
| ·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流域输沙分析 | 第24-27页 |
| ·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流域输沙分析 | 第27-31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1页 |
| ·讨论 | 第31-32页 |
| 4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对流域输沙的影响 | 第32-38页 |
| ·不同植被覆盖流域输沙分析 | 第32-36页 |
| ·农地、人工林和封禁小流域输沙分析 | 第32-34页 |
| ·半人工林半次生林和半农半牧小流域输沙分析 | 第34-36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8页 |
| 5 GeoWEPP模型在蔡家川流域的适用性研究 | 第38-53页 |
| ·GeoWEPP模型简介 | 第38-39页 |
| ·GeoWEPP模型数据准备 | 第39-40页 |
| ·地理信息数据准备 | 第39页 |
| ·气候参数 | 第39页 |
| ·土壤参数 | 第39-40页 |
| ·作物参数 | 第40页 |
| ·CLIGEN气候发生器的适用性检验 | 第40-44页 |
| ·GeoWEPP模型的拟合验证 | 第44-51页 |
| ·模型数据的输入 | 第44-47页 |
| ·模型的拟合验证 | 第47-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6 基于GeoWEPP模型的小流域植被空间配置研究 | 第53-63页 |
| ·极端土地利用模拟分析 | 第53-54页 |
| ·基于坡度分级和人均需求的土地利用/覆被情景构建 | 第54-59页 |
| ·流域不同坡度分级情况 | 第55-56页 |
| ·流域植被优化空间配置探索 | 第56-59页 |
| ·流域植被优化空间配置研究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讨论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个人简介 | 第69-70页 |
| 导师简介 | 第70-72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