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页 |
·重金属离子污染概述 | 第13-16页 |
·铅离子的污染及危害 | 第13-14页 |
·镉离子的污染及危害 | 第14-15页 |
·锌离子的污染及危害 | 第15页 |
·铜离子的污染及危害 | 第15页 |
·汞离子的污染及危害 | 第15-16页 |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概述 | 第16-19页 |
·光谱法 | 第16-17页 |
·质谱法 | 第17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17-18页 |
·其它常见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检测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方法概述 | 第19-27页 |
·常用电化学技术介绍 | 第19-22页 |
·常见改进电极方法介绍 | 第22页 |
·绿色金属镀膜电极 | 第22-23页 |
·自组装技术 | 第23-26页 |
·生物传感器 | 第26页 |
·丝网印刷技术及微制造技术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7-29页 |
第2章 基于铋-锑膜电极检测铅离子含量的研究 | 第29-48页 |
·引言 | 第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过程 | 第30-31页 |
·Bi-SbG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玻碳电极的一致性研究 | 第31-32页 |
·Bi-SbG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工作溶液优化 | 第32-33页 |
·Bi-SbG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Bi~(3+)和Sb~(3+)浓度比优化 | 第33-35页 |
·Bi-SbG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沉积电压优化 | 第35-36页 |
·Bi-SbG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沉积时间优化 | 第36-37页 |
·Bi-SbGCE电极对铅离子浓度的检测 | 第37-38页 |
·Bi-SbSP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SPCE电极的形貌表征及一致性研究 | 第38-39页 |
·SPCE电极的活化 | 第39-40页 |
·Bi-SbSPCE的电极性能 | 第40-41页 |
·Bi-SbSP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工作溶液优化 | 第41-42页 |
·Bi-SbSP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Bi~(3+)和Sb~(3+)浓度比优化 | 第42页 |
·Bi-SbSP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沉积电压优化 | 第42-43页 |
·Bi-SbSPCE电极检测铅离子的沉积时间优化 | 第43-44页 |
·Bi-SbSPCE电极对铅离子浓度的检测 | 第44-46页 |
·Bi-SbSPCE电极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基于铋膜多孔丝网印刷碳电极的铅镉离子检测研究 | 第48-58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8-49页 |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P-SPCE电极的形貌表征 | 第50-51页 |
·Bi-P-SPCE电极的性能 | 第51-52页 |
·基于Bi-P-SPCE电极的Bi~(3+)浓度优化 | 第52-53页 |
·基于Bi-P-SPCE电极的沉积电压优化 | 第53页 |
·基于Bi-P-SPCE电极的沉积时间优化 | 第53-54页 |
·Bi-P-SPCE电极对铅离子和镉离子浓度检测的性能 | 第54-56页 |
·Bi-P-SPCE电极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基于铋膜丝网印刷碳电极的重金属离子同时溶出的研究 | 第58-71页 |
·引言 | 第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58-59页 |
·实验过程 | 第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9页 |
·基于Bi-SPCE电极对Pb~(2+)的检测 | 第59-61页 |
·基于Bi-SPCE电极对Cd~(2+)的检测 | 第61-62页 |
·Bi-SPCE电极检测Pb~(2+)-Cd~(2+)混合体系 | 第62-66页 |
·Bi-SPCE电极检测Pb~(2+)-Zn~(2+)混合体系 | 第66-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第5章 自组装小分子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的研究 | 第71-94页 |
·引言 | 第71页 |
·实验部分 | 第71-7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71-72页 |
·检测原理 | 第72-73页 |
·金电极的预处理 | 第73-74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74页 |
·有机小分子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 第74-77页 |
·有机小分子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 第77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77-87页 |
·金电极预处理效果前后对比 | 第77页 |
·金电极一致性考察 | 第77-78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的表征 | 第78-79页 |
·L-半胱氨酸浸泡固定时间优化 | 第79-80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浸泡铜离子的时间优化 | 第80-81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沉积时间优化 | 第81页 |
·扫速对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的影响 | 第81-83页 |
·L-半胱氨酸修饰金电极对铜离子浓度的检测 | 第83-87页 |
·LiO4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87-93页 |
·LiO4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87-88页 |
·LiO4浸泡固定时间优化 | 第88-89页 |
·LiO修饰金电极浸泡铜离子时间优化 | 第89-90页 |
·扫速对LiO4修饰金电极检测铜离子的影响 | 第90-91页 |
·LiO4修饰金电极对铜离子的检测 | 第91-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第6章 DNA探针修饰丝网印刷金膜电极检测汞离子的研究 | 第94-102页 |
·引言 | 第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94-95页 |
·检测原理 | 第95-96页 |
·SPGE电极的制备 | 第96页 |
·SPGE电极的预处理 | 第96-97页 |
·DNA修饰SPGE电极的制备及测试 | 第9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7-101页 |
·SPGE电极的表征 | 第97-98页 |
·DNA自组装SPGE电极的表征 | 第98-99页 |
·DNA探针修饰SPGE电极对汞离子的检测 | 第99-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7章 基于自组装技术的电化学检测-微流控多通道芯片设计 | 第102-106页 |
·引言 | 第102页 |
·检测原理 | 第102页 |
·芯片模板的设计 | 第102-105页 |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8章 结论 | 第106-10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5页 |
附录1 | 第125-126页 |
附录2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科研工作主要成果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