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我国蔷薇属植物资源应用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蔷薇属植物资源概述 | 第11-12页 |
| ·油用玫瑰与非油用蔷薇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油用玫瑰应用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非油用蔷薇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体系 | 第16-17页 |
|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 | 第16-17页 |
| ·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2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油用玫瑰观赏价值研究 | 第20-53页 |
| ·华东地区油用玫瑰资源现状调查 | 第20-23页 |
| ·调查范围 | 第20-21页 |
|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 ·调查结果 | 第21-23页 |
| ·讨论 | 第23页 |
| ·油用玫瑰观赏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第23-50页 |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23-24页 |
| ·植物材料 | 第24-26页 |
| ·评价方法 | 第26-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非油用蔷薇天然香料价值研究 | 第53-85页 |
| ·华东地区非油用蔷薇资源现状调查 | 第54-60页 |
| ·调查范围 | 第54页 |
| ·调查方法 | 第54-55页 |
| ·调查结果 | 第55-60页 |
| ·非油用蔷薇挥发性成分的多样性分析 | 第60-83页 |
| ·试验材料 | 第60-61页 |
|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3-83页 |
| ·讨论 | 第83-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四章 一种非油用蔷薇—白木香花作为新天然香原料的初步技术开发研究 | 第85-101页 |
| ·试验材料 | 第85-86页 |
| ·植物材料 | 第85页 |
| ·试验主要试剂 | 第85-86页 |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86页 |
| ·试验方法 | 第86-90页 |
| ·材料前处理 | 第86页 |
| ·精油与花水的制取 | 第86-89页 |
| ·GC MS 测试分析 | 第89-90页 |
| ·香气评价方法 | 第9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9页 |
| ·精油性状与成分分析 | 第90-94页 |
| ·花水性状与成分分析 | 第94-97页 |
| ·香气评价结果 | 第97-99页 |
| ·讨论 | 第9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4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 ·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 ·研究展望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 附录 | 第111-124页 |
| 附录 1 华东地区油用与非油用蔷薇属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调查记录表 | 第111-113页 |
| 附录 2 Delphi 专家调查法电子问卷(部分)截图 | 第113-114页 |
| 附录 3 华东地区代表性非油用芳香蔷薇名录及可能的地理分布位置 | 第114-115页 |
| 附录 4 异丙苯标品(HPLC 级)色谱图 | 第115-116页 |
| 附录 5 13 份芳香蔷薇干花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ATD GC MS) | 第116-121页 |
| 附录 6‘紫枝’玫瑰干花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图、主要成分及相应浓度(ATD GC MS) | 第121-122页 |
| 附录 7 文中涉及香料单品采用的香比强值汇总表 | 第122-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6-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