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艺作品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章 《讲话》发表始末及其主要内容第14-24页
 第一节 《讲话》产生的背景第14-18页
  一、 《讲话》产生的世界背景第14-15页
  二、 《讲话》产生的国内背景第15-18页
 第二节 《讲话》的主要内容第18-24页
  一、 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第19页
  二、 如何去服务的问题第19-20页
  三、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第20-21页
  四、 文艺界斗争方法的问题第21-22页
  五、 党内思想整顿的问题第22-24页
第二章 《讲话》发表后对文艺作品的影响第24-34页
 第一节 文艺创作的新理念第24-27页
  一、 明确文艺工作者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放弃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第24-25页
  二、 明确文艺工作者的立场和工作对象,放弃单纯追求高雅第25-26页
  三、 明确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是人民,放弃对个体性的关注第26-27页
 第二节 解放区作家的集体转向第27-28页
 第三节 文艺作品的新面貌第28-34页
  一、 新的文学形式第28-30页
  二、 新的文学形象第30-34页
第三章 《讲话》的理论与实践作用第34-38页
 第一节 《讲话》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第34-35页
  一、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34-35页
  二、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第35页
 第二节 《讲话》符合了社会现实的要求第35-37页
 第三节 《讲话》引导了文艺作品的实践性第37-38页
第四章 以《讲话》为指导重构当代中国文艺精神第38-42页
 第一节 重构当代中国文艺精神第38-42页
  一、 创作反映当代基层民众生活、反映当代政治的作品第38-39页
  二、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展示,创作具有灵魂的作品第39-40页
  三、 坚决反对“单纯市场化”的创作理念第40-41页
  四、 持续展示精品示范作品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下一篇:政治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网络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