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和顺县残疾人生存在与社会保障现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关于我国残疾人生存现状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 | 第13-14页 |
·文献小结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创新 | 第17-18页 |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 | 第19-27页 |
·残疾人的界定 | 第19页 |
·残疾人的含义 | 第19页 |
·残疾人的分类 | 第19页 |
·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 | 第19-23页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含义 | 第19-20页 |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 第22-23页 |
·残疾人社会关怀 | 第23-27页 |
·残疾人社会关怀的内容 | 第23-24页 |
·残疾人社会关怀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3. 残疾人基本状况样本分析 | 第27-39页 |
·人口特征 | 第27-30页 |
·性别 | 第27-28页 |
·年龄 | 第28-29页 |
·残疾类型和致残原因 | 第29-30页 |
·分布状况 | 第30页 |
·社会特征 | 第30-33页 |
·文化程度 | 第30-31页 |
·宗教信仰 | 第31-32页 |
·婚姻家庭状况 | 第32-33页 |
·残疾证办理情况 | 第33页 |
·生存状况 | 第33-39页 |
·生活自理程度 | 第33-34页 |
·生活来源途径 | 第34-35页 |
·生活水平情况 | 第35-36页 |
·交往状况 | 第36-37页 |
·遭遇歧视情况 | 第37页 |
·生活态度 | 第37-39页 |
4.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关怀现状分析 | 第39-50页 |
·社会保障现状 | 第39-41页 |
·养老保险参加情况 | 第39-40页 |
·医疗保障情况 | 第40页 |
·接受康复治疗情况 | 第40页 |
·接受社会救助情况 | 第40-41页 |
·希望得到何种保障 | 第41页 |
·社会关怀现状 | 第41-45页 |
·社会关怀的具体内容 | 第41-42页 |
·社会关怀的主体 | 第42-43页 |
·社会关怀的利用度 | 第43-45页 |
·满意度分析 | 第45-47页 |
·社会保障满意度 | 第45页 |
·社会关怀满意度 | 第45-46页 |
·生存现状满意度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50页 |
5. 改善残疾人生存现状的对策建议 | 第50-56页 |
·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复合型社会保障系统 | 第50-52页 |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50-51页 |
·以残疾人特殊需求为向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第51-52页 |
·以基层组织为依托,加强组织建设 | 第52页 |
·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化社会关怀体系 | 第52-54页 |
·以家庭为基础,开发家庭社会关怀潜能 | 第52-53页 |
·加强社区服务建设,丰富社会关怀内容 | 第53-54页 |
·加快非营利组织发展,拓宽社会关怀主体 | 第54页 |
·改变观念,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 第54-56页 |
·树立正确的残疾人观,挖掘自身潜力 | 第54-55页 |
·建立“平等、参与、共享”的和谐社会氛围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