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程序研究--以程序正义为视角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程序正义的基本理论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程序正义的理论渊源 | 第14-15页 |
| 一、 程序正义观的起源 | 第14页 |
| 二、 程序正义的理论 | 第14-15页 |
| 第三节 程序正义的基本标准 | 第15-17页 |
| 第四节 程序正义的意义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程序正义与公开选拔制度 | 第20-26页 |
| 第一节 公开选拔制度的概述 | 第20-21页 |
| 一、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适用范围及原则 | 第20-21页 |
| 二、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历史沿革 | 第21页 |
| 第二节 程序正义与公开选拔制度 | 第21-26页 |
| 一、 程序正义对公开选拔制度的作用 | 第21-23页 |
| 二、 程序正义与公开选拔制度的联系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证研究 | 第26-36页 |
| 第一节 某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 一、 某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做法 | 第26-27页 |
| 二、 关于某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程序的评析 | 第27-29页 |
| 第二节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程序的问题与不足 | 第29-31页 |
| 第三节 程序正义视角下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 第四章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程序完善与创新 | 第36-44页 |
| 第一节 建立中立性选拔机制的设想 | 第36-39页 |
| 第二节 建立救济机制的设想 | 第39-40页 |
| 第三节 公开选拔制度的立法设想 | 第40-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