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一个水稻壮秆QTL qSc8-1的精细定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23页
   ·分子标记种类和研究方法第9-15页
     ·遗传标记的种类第9-14页
       ·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第10页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Genetic Markers)第10-11页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Genetic Markers)第11页
       ·分子标记(Moclecular Genetic Markers)第11-14页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第14-15页
   ·QTL定位原理及方法第15-19页
     ·QTL的概念第15页
     ·QTL定位原理第15-16页
     ·QTL作图及分析方法第16-17页
       ·QTL作图原理第16页
       ·作图群体的类型第16-17页
         ·初级作图群体第16-17页
         ·次级作图群体第17页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17-18页
     ·QTL的定位方法第18-19页
   ·水稻QTL的研究第19-22页
     ·水稻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9-20页
     ·水稻壮秆QTL研究进展第20-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第二章 水稻壮秆QTL的精细定位第23-34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实验材料第23页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23-24页
       ·主要试剂第23页
       ·主要设备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26页
       ·群体的构建第24页
       ·田间实验第24页
       ·叶片DNA的提取第24-25页
       ·PCR反应及电泳分析第25页
       ·分子标记的发展第25页
       ·分离群体的X~2测验第25-26页
       ·数据的处理第26页
       ·QTL的命名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4页
     ·分离群体的构建第26-28页
     ·遗传背景检测第28-29页
     ·壮秆基因qSc8-1的遗传分析第29页
     ·相关性分析第29-30页
     ·壮秆基因qSc8-1的初步定位第30-31页
     ·壮秆基因qSc8-1的精细定位第31-34页
第三章 讨论第34-37页
   ·水稻壮秆基因的研究第34页
   ·与其他壮秆QTL比较第34-35页
   ·壮秆QTL的研究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增强抗倒伏能力的重要途径第35-36页
   ·水稻壮秆基因在分子育种中的可能性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2页
附录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RIL芽苗期耐盐碱QTL定位
下一篇:玉米RIL抗黄曲霉菌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