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信贷配给的定义 | 第10-12页 |
·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内容 | 第13-15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 | 第15-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含义及特征 | 第15-17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含义 | 第15-16页 |
·不同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 | 第16-17页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 | 第17-22页 |
·利率管制 | 第17-18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8-20页 |
·信贷市场不健全 | 第20-22页 |
·1998年以来我国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 | 第22-25页 |
·我国国内信贷占GDP比率的变化 | 第22-23页 |
·我国投资结构的变动 | 第23-24页 |
·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弱化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 第25-35页 |
·1998-2002:商业银行“惜贷”弱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 | 第25-28页 |
·2003-2007:商业银行“超贷”梗阻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传导 | 第28-31页 |
·2008-2010:信贷过度下的信贷配给阻塞宽松的货币政策传导 | 第31-35页 |
3 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5-40页 |
·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 第35-38页 |
·经济衰退阶段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经济繁荣阶段信贷配给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关系型”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 | 第38-40页 |
4 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0-46页 |
·变量及数据选取 | 第40-41页 |
·建立实证检验模型 | 第41-42页 |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确定滞后阶数p~* | 第43-44页 |
·阈值估计 | 第44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5 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培育信贷市场主体 | 第46-47页 |
·完善信贷市场的制度环境 | 第47页 |
·改进金融监管 | 第47-49页 |
·提高我国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