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二) 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我国农村社区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其意义 | 第10-15页 |
(一) 农村社区和道德建设的界定 | 第10-12页 |
1. 农村社区的界定和特点 | 第10-11页 |
2.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 我国农村社区化进程中进行道德建设的原因 | 第12-13页 |
1. 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倾斜 | 第12页 |
2. 家庭道德日渐失范,乡村伦理格局遭到破坏 | 第12页 |
3. 传统道德日渐减弱,落后道德日益扩散 | 第12-13页 |
4.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组织涣散,宗族势力有所抬头 | 第13页 |
(三)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意义 | 第13-15页 |
1. 道德建设的引导有利于农村社区进一步的发展 | 第14页 |
2. 道德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社区道德建设出现的新问题 | 第14页 |
3.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 第14-15页 |
二、农村社区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15-21页 |
(一)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 | 第15-16页 |
(二)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职业道德建设 | 第16-19页 |
1. 建立和完善各种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培养农民的职业道德意识 | 第17页 |
2. 找准农民职业道建设的立足点,树立基本职业道德理念 | 第17-18页 |
3. 抓住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加强农村干部道德和商业道德的建设 | 第18-19页 |
(三)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家庭美德建设 | 第19-21页 |
三、农村社区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路径探讨 | 第21-28页 |
(一) 构建农村道德建设的管理平台,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服务 | 第21-22页 |
1. 加强领导,完善组织建设 | 第21页 |
2. 制定量化指标,让村民自我约束 | 第21-22页 |
3. 依靠舆论力量,展开评议活动 | 第22页 |
4. 树立宣传形象,以典型影响村民 | 第22页 |
(二)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要德法并重、互为补充 | 第22-25页 |
1.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相互引导 | 第22-23页 |
2. 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建设 | 第23-24页 |
3. 加强农村社区道德建设,完善道德规范体系 | 第24-25页 |
(三) 提高农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 第25-28页 |
1. 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农民道德科学文化素质 | 第25-26页 |
2. 建设农村文明的生活方式 | 第26页 |
3. 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 | 第26-27页 |
4. 继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美德 | 第27-28页 |
四、农村社区道德建设进程中还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 第28-30页 |
(一) 道德建设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 第28页 |
(二)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体 | 第28-29页 |
(三)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中,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