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菜中超量表达拟南芥NPR1基因对油菜抗病性的影响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缩写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油菜的作用和种植现状 | 第10-11页 |
·植物抗性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植物的抗病机制 | 第12-17页 |
·过敏反应 | 第13-14页 |
·系统获得性抗性 | 第14-15页 |
·信号转导途径 | 第15-16页 |
·水杨酸途径 | 第15页 |
·茉莉酸途径和乙烯途径 | 第15-16页 |
·PR蛋白 | 第16-17页 |
·诱导系统抗性(ISR) | 第17页 |
·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PR1) | 第17-23页 |
·NPR1基因的发现与克隆 | 第17-18页 |
·NPR1基因的结构和NPR1蛋白的结构 | 第18-19页 |
·NPR1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关键作用 | 第19-21页 |
·NPR1基因在SAR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NPR1基因在ISA中的作用 | 第20页 |
·NPR1基因在R基因决定的抗性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NPR1的抗病机理 | 第21-22页 |
·NPR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油菜转化体系 | 第23-25页 |
·油菜转基因的受体系统、筛选标记和报告基因 | 第24-25页 |
·油菜转基因的受体系统 | 第24页 |
·油菜转基因的筛选标记 | 第24-25页 |
·油菜转基因的报告基因 | 第25页 |
·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 | 第25-28页 |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转基因 | 第25-28页 |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机理 | 第26-27页 |
·影响油菜再生体系的因素 | 第27-28页 |
·转基因油菜的分子鉴定和抗病鉴定 | 第28-30页 |
·外源基因的分子鉴定 | 第28-30页 |
·PCR检测 | 第28-29页 |
·斑点印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 | 第29页 |
·转基因油菜的抗病鉴定 | 第29-30页 |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30-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1-34页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32页 |
·酶与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32-33页 |
·溶液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42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4-35页 |
·大肠杆菌的常规转化 | 第35页 |
·大肠杆菌的快速转化 | 第35页 |
·质粒DNA的抽提 | 第35-36页 |
·质粒DNA的纯化 | 第36页 |
·TAKARA胶回收试剂盒回收DNA | 第36页 |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6-37页 |
·农杆菌的转化(冻融法) | 第37页 |
·农杆菌菌种的保存 | 第37页 |
·油菜种子的萌发 | 第37-38页 |
·工程感染菌株的制备 | 第38页 |
·带柄子叶的遗传转化与转化植株的筛选 | 第38页 |
·油菜总D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PCR检测 | 第39页 |
·点杂交 | 第39-41页 |
·叶片抗病鉴定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油菜的诱导分化、生根和移栽 | 第42-43页 |
·PCR鉴定 | 第43-45页 |
·NPTⅡ基因PCR鉴定 | 第43页 |
·NPR1基因PCR鉴定 | 第43-45页 |
·抗病鉴定 | 第45-49页 |
4 讨论与展望 | 第49-53页 |
·NPR1基因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 第49页 |
·质粒载体PBI1.4t | 第49-50页 |
·分子鉴定 | 第50-51页 |
·NPTⅡ基因PCR鉴定 | 第50页 |
·NPR1基因PCR鉴定 | 第50-51页 |
·本实验的创新性 | 第51页 |
·油菜转化再生体系 | 第51-52页 |
·外植体 | 第51页 |
·培养基 | 第51-52页 |
·抗生素 | 第52页 |
·玻璃化和白化问题 | 第52页 |
·叶片接种鉴定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