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的视觉特征研究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与背景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城市街道的视觉特征概述 | 第16-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城市街道的概念 | 第16页 |
·“视觉”的概念 | 第16-17页 |
·城市街道中人的视觉特性 | 第17-18页 |
·城市街道与视觉的关系 | 第18-22页 |
·城市街道中视觉环境分析 | 第18-20页 |
·城市街道中视觉形象的意义 | 第20-22页 |
第3章 城市街道的视觉特征 | 第22-26页 |
·整体性与连续性 | 第22-23页 |
·可识别性与可读性 | 第23-24页 |
·可观赏性与多样性 | 第24-25页 |
·时间性与空间性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城市街道的视觉要素 | 第26-42页 |
·建筑物 | 第26-29页 |
·整体性和协调性 | 第26-27页 |
·差异性和多样性 | 第27-28页 |
·节奏感和韵律 | 第28-29页 |
·路面铺装与绿化 | 第29-32页 |
·路面铺装 | 第29-31页 |
·绿化 | 第31-32页 |
·店面与橱窗 | 第32-33页 |
·门与店面的形象组成 | 第33页 |
·橱窗展示与店面的形式组成 | 第33页 |
·户外广告 | 第33-35页 |
·公共性与艺术性 | 第34页 |
·协调性与连续性 | 第34页 |
·多样性与独特性 | 第34-35页 |
·街道小品 | 第35-37页 |
·整体性 | 第36页 |
·实用性与休闲性 | 第36-37页 |
·艺术性 | 第37页 |
·独特性与统一性 | 第37页 |
·色彩与夜景照明 | 第37-41页 |
·色彩 | 第37-39页 |
·夜景照明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青岛市街道的视觉特征 | 第42-52页 |
·整体性 | 第42-44页 |
·观海山街区 | 第42-44页 |
·八大关历史街区 | 第44页 |
·特色性 | 第44-47页 |
·中山路 | 第45-46页 |
·登州路-啤酒街 | 第46-47页 |
·艺术性——东海路 | 第47-48页 |
·历史人文性 | 第48-51页 |
·小鱼山历史人文街区 | 第48-50页 |
·龙华路,龙口路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青岛市李村商业街整体规划 | 第52-59页 |
·设计背景及现状分析 | 第52-54页 |
·设计背景 | 第52-53页 |
·李村商业街的视觉环境现状分析 | 第53-54页 |
·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54页 |
·注重视觉性 | 第54-55页 |
·注重民俗文化性 | 第55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55页 |
·商街视觉要素设计 | 第55-57页 |
·标识建筑 | 第55-56页 |
·流线组织 | 第56页 |
·造型手法 | 第56页 |
·色彩选用及照明设置 | 第56-57页 |
·商街小品 | 第57页 |
·可实施的策略 | 第57-59页 |
·建议改造某些建筑的外立面材质或色彩 | 第57页 |
·建议提升整个商业区的人文气息 | 第57-58页 |
·建议户外广告设置的范围及设置原则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