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烟气分析仪研究及设计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 第8-10页 |
| ·大气污染的定义 | 第8页 |
| ·大气污染的成因 | 第8页 |
| ·大气污染物 | 第8-10页 |
|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 第10页 |
| ·烟气检测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2 紫外烟气分析仪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 ·设计方案及技术指标要求 | 第13-15页 |
| ·测量参数 | 第13页 |
| ·测量方法 | 第13页 |
| ·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 ·仪器外观 | 第14页 |
| ·预热时间 | 第14页 |
| ·可测量气体种类、测量范围及线性误差 | 第14页 |
| ·可测量烟气温度 | 第14页 |
|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14页 |
| ·安全要求 | 第14-15页 |
| ·紫外烟气分析仪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 3 紫外烟气分析仪的硬件结构 | 第16-29页 |
| ·紫外光源 | 第16-17页 |
| ·烟气预处理装置 | 第17-19页 |
| ·冷凝机 | 第17-18页 |
| ·抽气泵 | 第18页 |
| ·过滤系统 | 第18页 |
| ·湿度报警系统 | 第18页 |
| ·流量控制系统 | 第18-19页 |
| ·气体分析室 | 第19-20页 |
| ·光谱仪 | 第20-22页 |
| ·MAYA光谱仪 | 第20-22页 |
| ·爱万提斯光谱仪 | 第22页 |
| ·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板 | 第22-28页 |
| ·主板功能 | 第23-24页 |
| ·系统供电电路原理 | 第24页 |
| ·LPC2214控制核心电路 | 第24-25页 |
| ·USB接口电路 | 第25-26页 |
| ·双串口接口电路 | 第26页 |
| ·系统存储电路 | 第26-27页 |
| ·主板图与印刷电路 | 第27-28页 |
| ·显示端 | 第28-29页 |
| 4 紫外烟气测试的理论分析,算法及软件 | 第29-53页 |
| ·比尔朗伯定理 | 第29-31页 |
| ·反射带来的非平行光所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 ·计算原理概述 | 第33-35页 |
| ·紫外光谱波段选择 | 第35-37页 |
| ·紫外烟气分析仪的算法设计 | 第37-46页 |
| ·差分吸收法 | 第37-38页 |
| ·TDLAS法 | 第38-39页 |
| ·针对特定气体的单点循环迭代法 | 第39-43页 |
| ·改进算法 | 第43-46页 |
| ·烟气分析仪软件框架 | 第46-53页 |
| 5 紫外烟气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及测量数据分析 | 第53-62页 |
| ·系统调试流程 | 第53页 |
| ·算法数据表制作流程 | 第53页 |
| ·实测流程 | 第53-54页 |
| ·测试数据 | 第54-57页 |
| ·数据分析 | 第57-62页 |
| ·实验环境 | 第57页 |
| ·运输震动实验 | 第57-58页 |
| ·线性误差测量方法 | 第58页 |
| ·重复性误差 | 第58-59页 |
|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59页 |
| ·烟气温度测量 | 第59页 |
| ·额定工作范围 | 第59页 |
| ·预热时间 | 第59-60页 |
| ·可测气体种类、测量范围及线性误差 | 第60页 |
| ·重复性误差 | 第60页 |
| ·可测量烟气温度 | 第60-61页 |
|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 第61页 |
| ·安全要求 | 第61页 |
| ·振动试验 | 第61页 |
| ·实验结果 | 第61-62页 |
| 6 总结 | 第62-65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62-63页 |
| ·改进措施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