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前言 | 第11页 |
·国内外旧桥加固事业的发展 | 第11-12页 |
·双曲拱桥的产生、发展及运营现状 | 第12-13页 |
·双曲拱桥加固改造的重要意义 | 第13页 |
·一般双曲拱桥的主要病害和加固方法 | 第13-14页 |
·一般双曲拱桥的主要病害 | 第13页 |
·主拱圈加固改造技术 | 第13页 |
·桥墩、桥台与基础加固改造技术 | 第13-14页 |
·拱上建筑加固改造技术 | 第14页 |
·桥面系加固改造及拓宽技术 | 第14页 |
·工程概况 | 第14-16页 |
·技术标准 | 第15页 |
·桥型 | 第15页 |
·主桥主要布置 | 第15-16页 |
·连续配筋混凝土桥面系改造双曲拱桥 | 第16-20页 |
·混凝土桥面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的区别 | 第16页 |
·现有双曲拱桥桥面的常见结构形式和病害 | 第16-17页 |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定义 | 第17页 |
·将连续配筋混凝土桥面应用于双曲拱桥桥面系改造工程 | 第17-20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双曲拱桥有限元计算原理 | 第21-31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一般有限元法程序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矩阵法原理 | 第22页 |
·约束处理 | 第22页 |
·坐标转换 | 第22-23页 |
·有限元法计算步骤 | 第23页 |
·双曲拱桥建模所选单元类型的刚度矩阵 | 第23-25页 |
·空间杆单元 | 第24页 |
·空间梁单元 | 第24-25页 |
·温度变化附加内力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 第25-28页 |
·采用Midas Civil建立双曲拱桥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连续桥面系对双曲拱桥主拱受力的影响分析 | 第31-51页 |
·引言 | 第31页 |
·拱上建筑联合作用对主拱活载内力及位移的影响 | 第31-34页 |
·对主拱活载弯矩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主拱活载位移的影响 | 第33-34页 |
·加固前后两种桥面系在有限元模型中的实现 | 第34-36页 |
·结构形式对比 | 第34-35页 |
·新旧桥面系在有限元模型中的实现 | 第35-36页 |
·双曲拱桥附加内力的计算理论 | 第36-40页 |
·温度变化引起的附加内力 | 第36-37页 |
·混凝土徐变与收缩引起的附加内力 | 第37-38页 |
·拱脚变位产生的附加内力 | 第38-40页 |
·连续配筋混凝土桥面系对主拱附加内力的影响分析 | 第40-47页 |
·主拱圈温度附加弯矩值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主拱圈温度附加轴力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主拱圈温度附加应变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主拱圈温度附加挠度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主拱圈温度附加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连续桥面系对双曲拱桥动力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双曲拱桥连续桥面系现场试验与施工要点 | 第51-65页 |
·引言 | 第51页 |
·试验目的 | 第51页 |
·试验简介 | 第51-53页 |
·现场试验对象 | 第51-52页 |
·试验参数 | 第52页 |
·测点布置 | 第52页 |
·测试方法 | 第52-53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3-58页 |
·桥面板纵向连续钢筋应变值与温度的关系 | 第53-55页 |
·桥面板纵向连续钢筋实测应力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双曲拱桥连续配筋混凝土桥面系改造的施工要点分析 | 第58-63页 |
·人工凿除原有沥青混凝土桥面 | 第58-59页 |
·植筋技术在旧桥加固改造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连续配筋层 | 第60页 |
·设置后浇带 | 第60-61页 |
·桥面防水层 | 第61-62页 |
·沥青混凝土面层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