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连续刚构桥梁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连续刚构桥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 | 第13-16页 |
·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特点 | 第13页 |
·连续刚构桥与连续梁的比较 | 第13-14页 |
·连续刚构桥桥墩的类型及特点 | 第14-16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16-18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8页 |
2 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 | 第18-32页 |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概述 | 第18-19页 |
·基本步骤 | 第19-21页 |
·空间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 第21-25页 |
·有限元软件概述 | 第25-26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2页 |
·连续刚构桥的施工工艺及施工特点 | 第26-28页 |
·单元的划分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8页 |
·施工阶段荷载的确定与计算 | 第28-29页 |
·施工阶段的划分 | 第29-31页 |
·建立模型 | 第31-32页 |
3 连续刚构桥受力分析—不同主墩形式 | 第32-53页 |
·主墩截面形式的选择及其抗推刚度的比较 | 第32-36页 |
·原桥概述 | 第36-38页 |
·黄河二号大桥简介 | 第36页 |
·所用主要材料及要求 | 第36-37页 |
·本桥的结构形式 | 第37-38页 |
·施工阶段及成桥以后结构的受力分析 | 第38-46页 |
·施工阶段墩、梁的应力计算结果 | 第39-40页 |
·施工阶段墩顶位移变化情况 | 第40-42页 |
·成桥以后的计算结果 | 第42-46页 |
·不同桥墩形式连续刚构桥受力分析比较 | 第46-53页 |
·双薄壁空心墩不同墩高受力分析对比 | 第46-48页 |
·双薄壁实心墩不同墩高受力分析对比 | 第48-50页 |
·相同桥墩高度的双薄壁空心墩和双薄壁实心墩的受力分析比较 | 第50-53页 |
4 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实现 | 第53-78页 |
·改善连续刚构桥的受力措施 | 第53-56页 |
·实例分析 | 第56-64页 |
·顶推力大小的确定 | 第56页 |
·计算结果 | 第56-64页 |
·四肢薄壁矮墩连续刚构桥的实现 | 第64-77页 |
·结构简述 | 第64-65页 |
·四薄壁墩计算结果 | 第65-71页 |
·与同样墩高双肢薄壁墩进行对比 | 第71-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5 连续刚构桥桥墩稳定性分析 | 第78-90页 |
·稳定性理论 | 第78-79页 |
·概述 | 第78-79页 |
·分析方法 | 第79页 |
·稳定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79-81页 |
·第一类稳定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79-80页 |
·第二类稳定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80-81页 |
·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 第81-86页 |
·荷载的考虑 | 第81-82页 |
·稳定性计算结果 | 第82-86页 |
·连续刚构桥成桥后稳定性分析 | 第86-89页 |
·对原桥设计进行全桥稳定性分析 | 第87-88页 |
·矮墩四肢薄壁墩全桥稳定性分析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总结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