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诗词的符号学阐释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金陵城市兴衰与金陵怀古诗词创作概述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金陵:从空间城市到诗歌艺术符号 | 第10-15页 |
一、金陵兴衰与王气传说的历史抒写 | 第10-13页 |
二、怀古诗歌中的“金陵王气”反讽 | 第13-15页 |
第二节 金陵怀古诗词的历时创作与情感流变 | 第15-20页 |
第二章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地理意象符号举隅 | 第20-32页 |
第一节 作为金陵代指的地理意象符号举隅 | 第20-24页 |
一、石头城 | 第20-22页 |
二、秦淮 | 第22-24页 |
第二节 金陵城市中的地理意象符号举隅 | 第24-30页 |
一、源出典故的地理意象符号与本事化用 | 第24-26页 |
二、金陵城市中地理意象符号的图式更新 | 第26-30页 |
余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符号组合与聚合关系 | 第32-42页 |
第一节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符号横组合与时空体系 | 第32-36页 |
一、贯串式组合与古今时序对接 | 第32-34页 |
二、历史时间对金陵空间的侵越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金陵怀古诗词中的符号聚合与历时檃栝 | 第36-42页 |
一、追忆故国伤悼今朝所指之下的聚合原则 | 第36-38页 |
二、历时性中的共时聚合特征——檃栝 | 第38-42页 |
第四章 金陵怀古诗词的文化蕴含 | 第42-53页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化与文本的符号化 | 第42-47页 |
一、怀古诗歌内涵模式化的成因 | 第42-45页 |
二、金陵形象的覆盖与重构 | 第45-47页 |
第二节 金陵怀古诗词与民族文化心理 | 第47-53页 |
一、动荡时局中民族伤痛的表达与诗词的“言志”求索 | 第47-50页 |
二、萧瑟自然与诗人无为的生命悲感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