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加固抽柱不规则框架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引言 | 第10页 |
·抽柱托换的方法 | 第10-18页 |
·托梁法 | 第12-15页 |
·桁架托换法 | 第15-16页 |
·后置腹板柱托换法 | 第16-18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 第18-20页 |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 | 第18-19页 |
·现代抗震加固技术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第20-2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不同抗震加固方案的地震反应分析 | 第26-38页 |
·SAP2000分析软件 | 第26页 |
·结构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结构模型基本信息 | 第27-28页 |
·工程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框架结构的地震模态分析 | 第29-30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30-33页 |
·时程法及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地震时程曲线的选取 | 第33-35页 |
·层间位移反应 | 第35-38页 |
第3章 前期试验 | 第38-48页 |
·设置腹板柱空腹桁架转换结构的抽柱托换试验 | 第38-42页 |
·加载程序设计 | 第40-41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页 |
·试验小结 | 第41-42页 |
·进行抗剪加固的试验情况 | 第42-48页 |
·试验加载过程 | 第43-4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第4章 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设计 | 第48-59页 |
·试验目的 | 第48页 |
·试验模型制作 | 第48-51页 |
·裂缝处理 | 第49-50页 |
·钢支撑加固 | 第50-51页 |
·加载方案 | 第51-59页 |
·加载装置及加载方式 | 第51-54页 |
·试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 第54-58页 |
·试验观测现象和记录 | 第58-59页 |
第5章 低周反复试验现象及分析 | 第59-77页 |
·试验现象描述 | 第59-6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7页 |
·框架滞回曲线 | 第65-66页 |
·骨架曲线分析 | 第66-68页 |
·试验框架的延性 | 第68-70页 |
·结构的抗震耗能能力 | 第70-71页 |
·刚度的退化 | 第71-73页 |
·框架层间变形能力 | 第73-74页 |
·框架破坏机制 | 第74-77页 |
第6章 推覆分析 | 第77-89页 |
·推覆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77页 |
·SAP2000推覆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77-78页 |
·推覆分析模型 | 第78-81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78-79页 |
·塑性铰属性定义 | 第79-81页 |
·加载方式的选取 | 第81页 |
·推覆分析结果与分析 | 第81-89页 |
·基底剪力-位移曲线 | 第81-84页 |
·层间位移角 | 第84-86页 |
·塑性铰位置及出铰顺序 | 第86-87页 |
·结构的延性分析 | 第87-89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建议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后记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