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贯众地下部分总黄酮的提取及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前言第9-19页
   ·贯众的研究概况与研究进展第9-10页
     ·贯众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概况第9页
     ·贯众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9-10页
     ·贯众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第10页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第10-17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第10-11页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第11-12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第12-14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第14-16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第16-17页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7-19页
第2章 贯众地下部分总黄酮超声波法提取工艺的优化第19-29页
   ·材料与仪器第19页
     ·材料第19页
     ·试剂第19页
     ·仪器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3页
     ·原材料的预处理第19页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第19-20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20页
     ·贯众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计算第20-21页
     ·方法学考察第21页
     ·单因素试验第21-22页
     ·正交试验第22页
     ·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28页
     ·方法学考察结果第23-24页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结果第27-28页
   ·讨论第28-29页
第3章 贯众地下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作用研究第29-35页
   ·试剂与仪器第29页
     ·材料第29页
     ·试剂第29页
     ·仪器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1页
     ·不同极性部位供试品的制备第29-30页
     ·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30页
     ·Fe~(3+)还原力的测定第30页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30-31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含量测定第31-32页
     ·Fe~(3+)还原力的测定第32-33页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第33-34页
   ·讨论第34-35页
第4章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降血糖作用的研究第35-45页
   ·材料与仪器第35页
     ·材料第35页
     ·试剂第35页
     ·仪器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8页
     ·样品溶液的制备第35-36页
     ·小鼠饲养第36页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第36页
     ·实验小鼠分组及给药方案第36-37页
     ·小鼠血液样本的采集第37页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37-38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第38-39页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对糖尿病小鼠甘油三酯(TG)的影响第39-40页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对糖尿病小鼠总胆固醇(TC)的影响第40页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对糖尿病小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第40-41页
     ·贯众地下部分乙酸乙酯相对糖尿病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第41-42页
   ·讨论第42-45页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第42页
     ·生化指标的评价第42-45页
第5章 总结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致谢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叶木通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及冷胁迫基因差异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