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高电压技术论文--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论文

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电缆故障的类型第9-10页
   ·国内外配电网电缆测距方法研究现状第10-17页
     ·中电阻法第11页
     ·S 注入法第11页
     ·区段查找法第11页
     ·五次谐波法第11页
     ·行波测距法第11-14页
     ·故障分析测距法第14-17页
   ·存在的问题第17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7-19页
2 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选用第19-32页
   ·现有故障测距使用的线路模型第19-24页
     ·集中参数线路模型第19-20页
     ·双曲函数分布参数线路模型第20-22页
     ·贝瑞隆模型第22-24页
   ·配网电缆故障测距特点和现有测距算法使用线路模型的不足第24-25页
   ·考虑高阶无穷小量的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构建第25-29页
   ·三相系统的相模变换第29-31页
     ·相序变换第30-31页
     ·相模变换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电路模型的配网电缆双端测距算法第32-39页
   ·单相接地故障双端测距算法原理第32-36页
     ·最小二乘法第33-35页
     ·搜索法第35-36页
   ·配网混合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原理第36-3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配网电缆故障双端测距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第39-50页
   ·仿真技术简介第39页
   ·仿真模型建立及参数设置第39-40页
   ·仿真条件第40-41页
   ·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及测距结果第41-48页
     ·最小二乘法和搜索法的比较第41-42页
     ·中性点运行方式第42页
     ·故障初始相角第42-43页
     ·采样窗口第43-45页
     ·接地点过渡阻抗和故障位置第45-46页
     ·本文算法与现有基于线路模型测距算法的比较第46-48页
   ·混合线路故障仿真及测距结果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配网电缆单端测距算法研究和仿真验证第50-58页
   ·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原理第50-53页
   ·配网混合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算法原理第53-54页
   ·配网电缆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的仿真结果第54-56页
   ·配网混合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单端测距的仿真结果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第58-60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58-59页
   ·论文的后续工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5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申请的专利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非线性及不平衡负荷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分裂导线循环电流防冰融冰方法的控制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