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2章 均衡汇率基础理论 | 第18-25页 |
| ·传统均衡汇率理论 | 第18-20页 |
| ·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18-19页 |
| ·利率平价理论 | 第19-20页 |
| ·国际收支理论 | 第20页 |
| ·现代均衡汇率理论 | 第20-25页 |
| ·基本因素均衡汇率模型(FEER) | 第20-21页 |
|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ERER) | 第21页 |
|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NATREX) | 第21-22页 |
| ·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 | 第22-25页 |
| 第3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变革与汇率现状描述 | 第25-31页 |
| ·人民币汇改历史回顾 | 第25-26页 |
| ·第一阶段 | 第25页 |
| ·第二阶段 | 第25页 |
| ·第三阶段 | 第25-26页 |
| ·第四阶段 | 第26页 |
| ·人民币当前汇率制度 | 第26-27页 |
|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 第26页 |
| ·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 | 第26-27页 |
| ·参考一篮子货币 | 第27页 |
| ·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 第4章 基于 ERER 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研究 | 第31-43页 |
| ·模型的设定方式 | 第31-32页 |
|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2-35页 |
| ·变量的选取与度量 | 第32-35页 |
| ·数据的来源与样本的选取 | 第35页 |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实证分析 | 第35-4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5-37页 |
| ·单位根检验 | 第37-39页 |
| ·Engle-Granger(EG)协整检验 | 第39页 |
| ·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39-40页 |
| ·人民币汇率失衡的测算 | 第40-43页 |
| ·H-P 滤波法确定均衡实际汇率 | 第40-42页 |
| ·汇率失调程度的测算 | 第42-43页 |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3-50页 |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人民币汇率失衡阶段性分析 | 第43-44页 |
| ·人民币汇率失衡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 ·政策建议 | 第46-50页 |
| ·结合均衡实际汇率确定合适的汇率目标水平 | 第46-47页 |
|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第47页 |
| ·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 | 第47-48页 |
| ·完善外汇市场,深化外汇市场发展 | 第48-49页 |
| ·逐步放开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