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引言 | 第13页 |
·BHV-1病毒特性及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细胞微管 | 第14-15页 |
·胞质动力蛋白 | 第15-16页 |
·酵母双杂交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9页 |
·试验材料 | 第18-23页 |
·病毒、菌种、细胞、抗体、质粒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置 | 第19-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9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23-25页 |
·微管解聚药物浓度试验 | 第25-26页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26页 |
·病毒增殖曲线实验 | 第26-27页 |
·酵母双杂交试验 | 第27-29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BHV-1病毒胞内运输分析 | 第29-31页 |
·微管药物试验分析 | 第29页 |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 第29-31页 |
·病毒增殖曲线分析 | 第31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31-34页 |
·衣壳及被膜基因PCR扩增结果 | 第31-32页 |
·连接pMD18-T载体阳性质粒鉴定 | 第32-33页 |
·连接pGAD-T7阳性质粒鉴定 | 第33-34页 |
·酵母双杂交结果的分析 | 第34-37页 |
·钓饵转化酵母菌株自激活检测 | 第34-35页 |
·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结果 | 第35-37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7-40页 |
·关于α疱疹病毒的侵染上皮细胞实验讨论 | 第37页 |
·关于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的讨论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以伪狂犬缺失株为载体表达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43-58页 |
摘要 | 第43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病毒与菌种、质粒、抗体 | 第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52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45-48页 |
·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48-51页 |
·一步法增殖曲线 | 第51-52页 |
·空斑试验 | 第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6页 |
·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52-53页 |
·VP2基因的PCR扩增 | 第52-53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连接 | 第53页 |
·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53-55页 |
·共转染获得重组毒 | 第53-54页 |
·重组病毒的PCR检测鉴定 | 第54页 |
·重组病毒的Western-blot鉴定 | 第54-55页 |
·一步法增殖曲线 | 第55页 |
·空斑试验 | 第55-5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6页 |
References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