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2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本节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2-32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概念、范围、特征 | 第22-24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概念 | 第22-23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与发展的诱因 | 第24-27页 |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分析 | 第27-32页 |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 | 第28-29页 |
·基于空间结构的角度 | 第29-30页 |
·基于交互创新的角度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不同成长模式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分析 | 第32-57页 |
·生产者服务业的两种不同的成长模式 | 第32-34页 |
·生产者服务业部门的界定 | 第34-36页 |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 第36-39页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第39-44页 |
·研究方法和指标的选取 | 第44-47页 |
·研究数据来源 | 第47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7-57页 |
·制造业与不同成长模式的生产者服务业互动关系分析 | 第47-55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不同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 | 第57-68页 |
·不同地区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分析方法的选取 | 第58-59页 |
·实证过程分析 | 第59-68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59-61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61-63页 |
·协整检验 | 第63-64页 |
·协整回归模型 | 第64-68页 |
第五章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68-74页 |
·政府政策 | 第68-70页 |
·政府应该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68-69页 |
·政府应该为生产者服务业尤其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务业的发展施以优惠的财税政策支持 | 第69页 |
·政府应该为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 第69-70页 |
·科技创新 | 第70-71页 |
·发展重点行业 | 第71-72页 |
·金融保险业 | 第71页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第71-72页 |
·加快发展我国的先进制造业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