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珠峰自然保护区 | 第11页 |
| ·文化遗产 | 第11-12页 |
| ·遗产廊道 | 第12页 |
|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 ·民俗学 | 第12页 |
| ·人文地理学 | 第12页 |
| ·景观生态学 | 第12页 |
| ·城市规划学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2章 文化遗产廊道概述 | 第17-19页 |
| ·文化遗产廊道的特点与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 ·文化遗产廊道的特点 | 第17页 |
| ·遗产廊道的判别标准 | 第17-18页 |
| ·遗产廊道的构成 | 第18页 |
| ·遗产廊道的主题确定 | 第18-19页 |
| 第3章 珠峰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9-2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4页 |
| ·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0-22页 |
| ·动植物资源 | 第22-23页 |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 ·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第24-27页 |
| ·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构成类型 | 第24-25页 |
| ·物质文化遗产 | 第25页 |
| ·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资源分类 | 第25-27页 |
| ·文化遗产生存现状 | 第27页 |
| ·珠峰文化遗产廊道特点 | 第27-28页 |
| ·构建珠峰自然保护区文化遗产廊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第28-29页 |
| 第4章 廊道的构建和分析与评价 | 第29-44页 |
| ·廊道构建的依据和方法 | 第29-32页 |
| ·构建廊道的微观层面---游线设计 | 第30页 |
| ·构建廊道的宏观层面---空间布局 | 第30-32页 |
| ·廊道构建 | 第32-35页 |
| ·物质文化遗产及线性文化景观廊道构建 | 第32-33页 |
| ·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构建 | 第33-34页 |
| ·“藏文化”主题文化遗产廊道构建 | 第34页 |
| ·三类廊道构建对于开发建设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构建后对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研究与分析 | 第35-39页 |
| ·廊道构建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 ·廊道构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 ·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的评价与分析 | 第39-44页 |
| ·研究方法与构建原则 | 第39-40页 |
|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第40-41页 |
|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 附录 A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