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锚固性能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粘结锚固概述 | 第12-14页 |
| ·粘结锚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粘结锚固的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试件制作及试验方案 | 第21-39页 |
|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 | 第21-30页 |
| ·自密实混凝土对材料的要求 | 第21-23页 |
| ·本试验所用材料 | 第23-24页 |
|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第24-28页 |
| ·工作性测试结果 | 第28-30页 |
| ·试件制作 | 第30-32页 |
| ·试件尺寸 | 第30-32页 |
| ·试件制作 | 第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6页 |
| ·试验装置 | 第33页 |
| ·加载装置 | 第33-34页 |
| ·加载制度和量测内容 | 第34-36页 |
| ·钢筋内贴应变片试验 | 第36-38页 |
| ·试验目的 | 第36-37页 |
| ·试件制作 | 第37-38页 |
| ·加载方案及量测内容 | 第38页 |
| ·本章小节 | 第38-39页 |
| 第3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39-76页 |
| ·试件的破坏形式 | 第39页 |
| ·拉拔试验试验曲线 | 第39-41页 |
| ·P-S 曲线 | 第39-41页 |
| ·τ-s 曲线 | 第41页 |
| ·变形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 第41-43页 |
| ·混凝土强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43-53页 |
|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43-45页 |
| ·劈裂抗拉强度 | 第45-47页 |
| ·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 | 第47页 |
| ·不同强度等级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拉拔试验现象和结果 | 第47-53页 |
| ·保护层厚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3-57页 |
| ·试件设计 | 第53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 ·配箍率对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57-61页 |
| ·试件设计 | 第57-58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8-61页 |
| ·钢筋直径对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 ·试件设计 | 第61-62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3页 |
| ·锚固长度对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 ·试件设计 | 第63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 ·自密实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计算公式 | 第66-69页 |
| ·自密实混凝土粘结滑移曲线的公式拟合 | 第69-70页 |
| ·粘结应力的分布 | 第70-74页 |
| ·试验现象 | 第70-71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71-74页 |
| ·本章小节 | 第74-76页 |
| 第4章 自密实混凝土中变形钢筋锚固长度设计建议 | 第76-91页 |
| ·极限状态方程 | 第76-78页 |
| ·统计数据 | 第78-79页 |
| ·构件中钢筋的屈服强度 | 第78页 |
| ·构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劈拉强度 | 第78页 |
| ·几何尺寸 | 第78-79页 |
| ·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 第79页 |
| ·可靠指标 | 第79-82页 |
| ·锚固强度问题 | 第81-82页 |
| ·锚固刚度问题 | 第82页 |
| ·近似方法求解 | 第82-86页 |
| ·效应S 的特征参数和分布类型 | 第82页 |
| ·抗力R 的分布类型和特征参数 | 第82-84页 |
| ·锚固长度的计算 | 第84-86页 |
| ·一次二阶距方法求解 | 第86-88页 |
| ·自密实混凝土锚固长度的设计建议 | 第88-90页 |
| ·本章小节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 致谢 | 第98页 |